怎样处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说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我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含义。

      什么是有意识记呢?有意识记是识记的一种形式。它的任务和目的明确,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有时还需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进行有意识记时,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把注意力专注在识记对象上,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劳动。

      什么是无意识记呢?无意识记,也叫做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进行某种活动时,如参加一个集会、看电影或戏剧时,虽然我们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努力和采取什么特殊的措施,但是这些活动和内容情节却可能自然而然地被识记下来。

    知道了它们的各自的含义,那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比如我们在学习词语、地名、公式、人名等,我们就是靠有意识记来记住这些内容的。我们在学习数学公式时,除了要要记住这个公式,我们更应该让孩子在理解上下功夫。例如: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很多学生对这个公式只知道死记硬背,他不理解为什么用(长+宽)✖️2。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周长,根据周长的定义去推导长方形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再根据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两条长和两条宽,也就是有两个长加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这个过程是需要每个孩子去理解,在理解的过程去识记它。而不能理解的孩子就会去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结果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会把这个公式给忘记了。即使是记住了,当题目的条件发生了改变,很多孩子就不会写了。

      其实在让孩子有意识记时,我们可以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具或者一些游戏活动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晒一晒、说一说等活动,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样的有意识记对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书中的“记忆、思维和学习技能”这章节中强调了既要进行有意识记,又要进行无意识记。而要无意识记就是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不随意识记(阅读有趣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里要熟记的材料都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就不会是死记硬背了。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他还说有意识记是建立在无意识记、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的。”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语中,我们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从我们班级目前的情况来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热爱阅读的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够坚持每天阅读,而这些坚持阅读的孩子,他们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会显得很轻松,老师稍微一点拨,他就能理解并且很快就能掌握了,甚至有时候做的家庭作业也不多,但是他们的成绩依然很优秀。相反,那些从来不阅读或者说很少阅读的孩子,他们学习课本的知识很吃力,常常因为不理解,不会思考而苦恼,有些孩子每天也显得很努力的样子,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写作业上,可是成绩却非常不理想,这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也证实了无意识记的重要性,无意识记是减轻脑力劳动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

      因此,处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关系中,我们要合理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激情,同时应当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愿望去读一读有益的课外书。只有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会扎实,才会有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使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走的更顺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