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第一次飞船太空对接,苏联宇航员死里逃生,撞断几颗牙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美国是蓝色星球上当仁不让的航天强国,但人类航天史上许多个“第一次”都是由苏联人创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空间站,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金星探测器等等,苏联人成就满满。53年前,第一次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也是由苏联人完成的。

1969年1月14、15日,苏联先后发射联盟4号和联盟5号载人飞船,联盟4号上只载了一名宇航员沙塔洛夫,联盟5号则由沃雷诺夫、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组成三人乘组。1月16日,两艘飞船在距离地面约220公里高度进行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交会对接。

为了让两艘载人飞船在太空可靠地进行对接,苏联科学家为它们特制了一套对接机构。其中联盟4号轨道舱的前端安装了一条长长的“探杆”,而联盟5号轨道舱则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喇叭形插孔。当两艘飞船缓缓靠近,联盟4号将“探杆”插入联盟5号的孔洞里,“一公一母”锁定之后,两艘飞船便牢固地对接在一起。

因为两艘飞船的对接面被锁紧机构完全占据,宇航员没办法通过对接口进入到另一艘飞船,这样就失去了对接的意义。怎么办呢?

苏联设计师在飞船轨道舱侧面开了一个出舱口,让宇航员通过飞船外边“爬”到另一艘飞船里。这样一来,既试验了太空交会对接技术,又可以验证舱外航天服和太空行走。

1月16日,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二人穿上苏联的“海鹰”航天服,打开联盟5号轨道舱舱门,顺着飞船外的扶手爬到联盟4号,再打开联盟4号轨道舱舱门进入飞船,完成了第一次太空“换车”。

在联盟4号、5号飞船对接的4小时35分钟之后,宇航员们完成了所有实验任务,两艘飞船分离。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与联盟4号指令长沙塔洛夫一起坐飞船返回苏联着陆场,而鲍里斯·瓦连京诺维奇·沃雷诺夫要独立驾驶联盟5号飞船返回地面,一切看起来非常完美。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沃雷诺夫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按照返回程序,1月18日,联盟5号飞船将先抛掉前边用于对接的轨道舱,启动推进舱的发动机减速,然后在规定高度与推进舱分离,沃雷诺夫坐在返回舱里进入大气层,最后回到地面。载人飞船的返回舱经过特殊设计,它的外表是耐高温的合金,底部还安装了一个厚重的防热层。

飞船在轨道上飞行时速超过7.8公里/秒,任何东西以这么快的速度掉到地面都将变成零件状态,宇航员更是不可能生还。在返回大气层时,飞船会利用空气阻力将速度一点点降下来,在几千米高度时再打开减速伞、降落伞,最后在离地面几米高度时开启反推发动机,这样才能保证宇航员平安落地。

但沃雷诺夫很快就意识到飞船出现问题:由于连接的爆炸螺栓失灵,返回舱没办法与后边的推进舱脱离,它带着推进舱一起坠入了大气层!

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吧,反正飞船防热,有推进舱在前边顶着多烧一会儿,烧完了自然会脱落呀!事实上,推进舱不会顶在前面,它比返回舱轻,按照力学原理,在重力势能作用下,飞船返回舱被顶到前边。如果你玩过不倒翁就能理解:不倒翁的底下装着重重的铅块,无论你怎么推它都不会倒。

由于被推进舱拖累,联盟5号小头冲下,返回舱最薄弱的部分——连接轨道舱的舱门——暴露在前方。因为剧烈的空气摩擦,舱门迅速变热,密封圈开始冒烟,越来越浓的烟雾弥漫在小小的返回舱里。

在生死关头,沃雷诺夫始终保持镇定,他先是全力维持飞船平衡,开启调姿发动机控制飞船,试图摆脱推进舱。发动机燃料耗尽后,沃雷诺夫在9个G的过载下将飞行日志塞到座位下面,同时口述飞船遇到的故障情况,用录音机录下来。他知道,如果自己遭遇不测,这一切将为未来飞船的改进提供参考。

在高温烧蚀和飞船的剧烈震动下,此前出故障的爆炸螺栓发生松脱,推进舱脱离,联盟5号返回舱终于调转180度,将最耐热的底部朝向前方,沃雷诺夫死里逃生。

有朋友说,联盟5号不是已经耗尽了发动机燃料吗,它是怎么调转船头,把防热大底朝向前方的呢?其实跟前边讲到的“不倒翁”道理一样,飞船返回舱在设计时,它的重心就靠近底部,在下降过程中,宇航员不需要做任何操作,重力作用就能自动将最耐热的部分朝向前面,从而使飞船顶住超过2000 的高温。

尽管接下来飞船减速伞和降落伞都顺利打开,由于返回舱底部反推发动机失效,飞船重重地砸在了地面上。沃雷诺夫捡回一条命,但最后那一撞却磕掉了他嘴里的几颗牙齿。

在简单处理完自己的伤情后,沃雷诺夫开始思考另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怎么不被冻死。

1月份的西伯利亚天寒地冻,舱外气温低至 38 。经过天上那么一番折腾,联盟5号偏离哈萨克斯坦主着陆场超过600公里,搜救人员一时半会不可能到达,飞船的温度一点点下降,他不能坐以待毙。

沃雷诺夫穿着舱内宇航服爬出飞船,带着防身设备寻找避难地。好在几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农舍冒出炊烟,农舍的主人帮助了他。

沃雷诺夫创造了奇迹,他也因此受到嘉奖,随后就被踢出苏联宇航员队伍,因为没人相信像他这样经历九死一生的人还能有勇气上天。但沃雷诺夫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训练,7年后乘坐联盟21号升空并与礼炮5号完成对接,在空间站里又工作了49天。

有朋友好奇联盟5号返回舱现在在哪儿?由于俄罗斯人的飞船太多,返回舱又都是一次性的,接近200个返回舱实在是没地方放。除了一部分被捐给博物馆,剩下的大多拆掉设备后放进仓库,或者干脆扔在了露天垃圾场里。

#载人航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