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勇敢的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7

《电影勇敢的心》获得了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奖项.

光是看这个荣誉也知道这部片子很有看头,这不仅是一部史诗巨片,更是一部励志片,非常值得一看。

影片讲述的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的事迹,其实很多事迹现在已经无法考究是否属实,但是并不影响他争取自由的精神对于后代的影响。

华莱士的父亲是为保卫苏格兰而死的英雄,但是他从小不是受着这份荣誉长大的,反而是跟随者父亲的好友苦练武术,也就是那个时候遇见了一生的至爱梅伦。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秘密成婚。当时的新英王为了巩固笼络在苏格兰的统治,颁下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新婚少女的初夜权,这就意味着一旦华莱士和梅伦的婚姻关系属实,梅伦就会被贵族们分享。可地主们为了杀害华莱士,将梅伦杀害了。失去了爱妻的华莱士终于开始反抗,最后,华莱士杀死贵族报了仇,并和贵族罗伯特结交。可罗伯特却被父亲利用,落入陷阱被抓的华莱士宁死不屈,最终死在断头台上。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

第一:华莱士带着人民为自由而战。

当胜战后,面对英格兰国王抛出停战和谈的橄榄枝,华莱士坚决不从。他深知英格兰人的品性,不给予沉重的血的教训,他们在喘过气来之后就会继续攻打苏格兰。

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民族的自由而战。

第二:播下自由的种子。

华莱士被抓时,曾被严刑拷打,在断头台上,英格兰的行刑官也用刀子逼迫华莱士承认叛国罪,可华莱士依旧不肯屈服,在生命的尽头大声呐喊:“Freedom”。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华莱士就是这样的人。

他把自由的种子播下,只等时机成熟,就会爆发。

华莱士死后,苏格兰面对着即将被吞并侵占的命运,醒悟过来的罗伯特站了出来,把华莱士旧日的追随者聚集在一起,带领他们为自由再次一战,完成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反抗胜利。

在一个冷兵器时代,为了心中的信念和自由,敢于拿起武器带领自己的同胞冲锋陷阵,这不是英雄是什么?而在他死后,苏格兰的人民高喊着他的名字,最终在战场上夺回了他们的自由。

华莱士不屈服地死去,告诉每一个苏格兰人:我们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从另一种意义而言,他是作为一个精神象征存在着的,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并激励着这个饱受磨难的民族,一步步迈向自由。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勇敢的心》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史诗大片。

The Ladd Company公司制作发行的一部电影,由梅尔·吉布森导演,梅尔·吉布森、苏菲·玛索、帕特里克·麦高汉等主演,于1995年5月24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英雄之后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民揭竿起义,对抗敌人的英雄故事。本片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 

影片根据13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主人威廉·华莱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他的英勇事迹更使得他成为苏格兰的民族英雄。

结局华莱士被砍头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屏幕上打出了"(此处有眼泪)"的大字,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真人秀;使这片子不落于平庸的其实是几场清晰明了而又荡气回肠的战役,冷兵器的对决看上去永远热兵器更加震撼而血腥。

电影以呈现了一段为自由而战的血泪史诗,自导自演的梅尔·吉布森,用铁血的刚毅与硬汉的柔情,营造了光影间最为男人的英雄传奇,那临刑前“Freedom!”的呐喊高呼,《勇敢的心》震撼了多少人的心!

第3个回答  2020-09-15
《勇敢的心》大胆创新,起用了沉重压抑、郁闷悲愤的历史题材,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英勇故事搬上了荧幕。
你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你永远也拿不走我们的自由!
第4个回答  2019-08-28
以往的战争片留给观众的印象大多是血腥、暴力的打斗场面。或许一个好的摄像师、一个好的打斗指导加上优秀的场面布景足以烘托出影片的视觉效果,从而将影片作为一部优秀的战争片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但《勇敢的心》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佳作,决不仅仅如此。它有机的将战争因素与爱情因素相结合,两者的合并始终牵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样牵引着荧幕前每一个观赏者的心。 之所以有“战争”,是因为有“爱”。世界上没有一个战争是由于纯粹的愤怒所激化而来的。影片中的战争也是如此。只不过,片中的“爱”是多元化,更富有灵魂的。高尚无比的爱情和浴血奋战的民族情是本片的感情线。华莱士作为一个小小的苏格兰人最终能够领导解放革命走向胜利,这一切是因为他不惜任何代价的爱着自己的妻子、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自己的民族,甚至不惜用自己充实着热血的生命来祭奠苏格兰人的土地与苏格兰人的自由。 威廉华莱士,不是一个天生的好战者。当幼小的他看到自己的父亲为了民族的自由而失去生命的一霎那,他仍然没有下决心立志或复仇。对于他来讲,反而更需要一个和平的处境、与平凡的生活。当成年的华莱士回归到自己的土地时,他曾说:“我回家是要种田成家,只求能平安的生活。”观众看到这句话时,很难将当前的华莱士与影片结尾那个躺在死刑台却仍然高呼自由的他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当时英国政府为了平反,赋予了贵族头领初夜权。所有的贵族头领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力夺取平民中初婚女子的初夜。当恶魔的魔爪降临在他的妻子身上时,他义无反顾的抗争,夺取了小小的胜利,但却永远的失去了深爱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失去了妻子梅伦,所以下定决心要走上反抗的道路。同时,他父亲遗留给他的>勇气与寻求自由的渴望也被一触即发。仇恨背后是一片片爱,父亲与妻子总在梦里与他相见,告知他要苏醒过来,为勇气而战,为自由而战。爱的仇恨也就由此萌生了。
第5个回答  2019-08-28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真实的历史,里面的人物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英雄,应该说这是一 部不容易表现好的影片,可梅尔·吉卜森从整体故事、情节的构思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煞费苦心,以情动人,使得这一部可能拍成历史教科书式的影片感人至深,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是整体故事结构的形成,既不离苏格兰反抗英格兰压迫的大背景,也不刻意去正面表现这些矛盾,影片的开始,华莱士的父亲及亲人牺牲一段完全从侧面切入,以少年华莱士的视角去体会那段痛苦,而后华莱士回到故乡,也将他和梅伦的爱情故事作为前台,英格兰对苏格兰人的欺侮作为背景,就在华莱士和梅伦似乎就要那样恬然而又麻木的度过他们的一生的时候,矛盾激化了,一个英雄诞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