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的理论联系实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这是大家都会同意的原则,但在理论物理课程中如何实现,却是一个探索了很久还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但是也许可能只是一个认识问题。因为基础课不能只讲概念,只讲规律,总要引申,联系实际。问题是这个所讲的“实际”是什么?是一个实际的生产问题,还是一个实际的科研问题。联系这样的问题不仅理论物理基础课做不到,我想工科或其他学科的基础课也做不到。实际问题是综合性的、复杂的,远不是一个学科所能包括的。同时基础课面对的也绝不是一二个“实际”问题。在基础课里纳入一个具体实际问题是与基础课的任务相违背的。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文革”时代,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停止招生,教师下放农场劳动。工宣队问:“理论物理有什么用?”。王竹溪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他回答说:“理论物理是基础学科,基础就象房子的地基,地基的用途是不能问它支持了那一块砖那一片瓦,整个房子是它支持的,地基越牢,房子盖得越高。”在那个时代作这样的回答是很需要勇气的,我认为王竹溪先生的回答至今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基础课的作用,认识基础课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我以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该融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不是一门课一章一节地去要求,而且什么是“实际”也要走出上述认识的误区。近来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正在为基础课的改革努力,希望在以往比较封闭课程系统中开一些窗口,加一些接口,反映近代科技的成就。这是一种可贵的努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课要适当反映前沿的成就,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这正是我们目前教学和教师队伍所缺乏的。我们期望这方面的实践能在基础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