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济的延伸概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世界经济类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单身女子经济”,这个名词背后隐藏着一个潜在的社会现象——单身女子越来越多,结婚年龄越来越迟,她们正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可以这样描述一个单身女子的阶层,年龄约在25至35岁之间,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手头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薪水足够让自己不时地挥霍一下,不会为了经济压力而随便结婚。由于她们有钱、有时间又没有顾虑,所以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一掷千金是经常的事。调查表明,京沪深等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有82.79%,在高学历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达到89.94%。
面对单身女子这一阶层,虽然社会学家忧心忡忡,但是市场营销专家对此兴奋不已,他们看到一群最容易被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牵着鼻子走的人正“浮出水面”,而且势力将越来越大,由此,“单身女子经济”也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她世纪”的来临,以前只把男性作为购房主要人群的地产公司要在销售策略上有意地向女性人群侧重,比如推出小户型等,还要有一些针对女性买房的优惠政策。据广州某房地产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业主资料分析报表显示,截至2001年7月4日,其属下某楼盘共成交129套,业主的男女性别比为73:56;而购买小户型楼盘的业主中,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男性。
此外,大量女性杂志、女性畅销书、女性网站、乃至女性电视频道已经或将要大张旗鼓地占据市场。“为她服务”已成为西方服务行业目前流行的经营策略。
对于单身女子经济,中国专家分析认为,从收入和消费能力上看,她们可能不如事业有成的中产阶层;但是有数据表明,白领女性无论是从消费观念到客观消费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成为拉动都市时尚消费的绝对主力。对于这个现象惟一的解释就是,她们敢用的比挣的多。
除了房子以外,单身女子还将拉动“休闲经济”。下班后,单身女子会买零食吃,与朋友聚会,参加相亲晚会,或是上因特网约会网络情人等。据调查显示,购物仍然高居在单身女子喜欢做的事情第一位,此外还有度假、艺术课程、音乐课程、健身中心、音乐会、瑜珈、看电影、外出吃饭等。对于体育,更倾向于选择慢跑、打网球和体操。
分析单身女子经济,与已婚女子对比,在投资与消费上应该会有五点不同。
第一,单身女子用于与“成功”相关产品上的投资要高于已婚的同龄女性。比如说,她们会不断对“学习”与“资历”的产品进行投资。
第二,她们为自身“保值增值”的投资会更多。婚姻是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自己。所以单身女子需要保持魅力,以等待和另一个耐用消费品交换。也正因为这一点,单身女子会对自己格外敏感,对化妆美容运动健身之类的产品特别感兴趣。
第三,她们在交友上的费用会高于同龄的已婚女子。因为不存在婚姻的耐用消费品,单身女子就用交友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来替代。对于一些单身女子而言,交友还包含搜寻她的“耐用消费品”的动机。
第四,她们为失衡的心灵找回心理平衡的投资更多。她们需要看心理医生、找朋友倾诉、买玩具狗熊或者养宠物、读圣经上教堂。她们还需要酒和药品、阅读、CD、DVD来排遣时间。
第五,单身女子为未来与老年的保障投资得更多。婚姻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保障措施。单身女子没有可指望的婚姻,她会想办法为自己保障。到了一定年龄,她会开始为养老做安排,所以,她们其实是保险的重要市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