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一轮接一轮的补贴大战下,谁将成为最终受益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刷脸支付的来临,让我们见识到一场巨头之间空前的补贴大战。为了占据线下市场,支付宝和微信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补贴对决,在巨头们的“阔绰手笔”下,本就生机焕发的刷脸支付发展势头更显强劲,这也让刷脸支付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在一时间获利颇丰。

俗话说,舍不得金子弹,打不着金凤凰。为了得到刷脸支付这只“金凤凰”,支付宝和微信巨头舍了多少“子弹”呢?

刷脸支付是继扫码支付后的新型支付方式,巨头们谁也不愿看到线下资源被对方掠夺,一轮接一轮的补贴风暴就此开启。

支付宝曾宣布对刷脸支付补贴30亿,不久之后公布新的补贴计划,称补贴无上限;坊间还传出了微信支付补贴100亿的计划,虽然之后官方表示这是谣言,但是在具体的补贴力度上,两者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刷脸支付补贴战让我们看到了巨头的霸气和野心,不过,这并不是两大巨头之间第一次相争,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2014年,打车软件开始流行,多路资本高调进入打车软件市场:1月20日,还未更名也未合并的嘀嘀打车公布与微信支付合作7天的成绩单——超百万单,补贴超过两千万元;支付宝“快的打车”也在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中享有很高声誉。据悉,为了让出租车司机接受移动支付,支付宝在线下设点为司机办理银行卡、打印二维码,每办一个给司机奖励。

虽然不如刷脸支付的补贴来的声势浩大,但足以让我们看到移动支付大战的影子。

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线下份额,补贴似乎是见效最快的办法。

为什么要在前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去补贴市场?巨头自然不会做亏本买卖,舍小钱才能赚大钱,巨头们深谙其道。

今天给出去的补贴,在未来将会以百倍千倍的收益返还,因此对于补贴,巨头从不吝啬。

那么继刷脸支付后,下一个补贴战场是何领域?对于关注巨头动向和支付领域的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如今还有什么行业值得巨头大肆补贴?答案十分明显,智慧数字化经营。

2020年疫情的冲击,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无论是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都在通过数字化转型 探索 企业未来发展的新道路,重构企业自身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以期降本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巨头早已预判到未来发展风向,并且很快就做出了行动。

2020年3月,支付宝宣布将从金融支付平台转型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在未来三年中,支付宝将携手5万服务商,帮4000万服务业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微信不甘示弱,响应国家智慧城市的号召,在2020年推出智慧经营3.0针对疫情后促进实体店消费的,帮商家向5公里内的人群发放优惠券,引流增加营业额,助力商家实现智慧经营。

在智慧数字经营这个新战场上,双方再次拉开补贴大战序幕。

·服务商每帮商户创建一个小程序可获得200元支付宝官方奖励,若是连锁门店每个店都可获得200元奖励;

·微信单个可得300元(服务商自行决定收不收取);

·服务商给商户代配券并核销可以获得现金返佣,奖励为优惠券金额的10%(支付宝奖励10%,单张封顶3元;微信支付奖励10%,单张封顶3元),这是支付宝和微信官方制定的制券核销奖励;

·商家使用扫码点餐小程序,消费者使用扫码点单。服务商每笔可获得0.3-0.5元的收入(支付宝每笔0.5元,微信每笔0.3元),这是官方制定的点餐笔单奖励。

另外,还有粘贴物料奖励(5元一张)、代运营收入、系统售卖收入等多种盈利渠道。

巨头对于新战场的补贴仍然是巨大的,但那些尚且停留在支付时代,还没有实现从支付服务商转型到支付经营的服务商,是无缘此次补贴的。

巨头的新一轮补贴大战下,谁率先实现从支付服务商到支付经营服务商的升级,谁将成为最终受益人。政策福利、巨额补贴源源不断。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实现转型的支付服务商,网付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支付经营服务商的升级,共同享受红利。

任何一个市场,包括智慧数字经营在内,谁先入局抢占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多红利。现在意识到成为支付经营商的重要性尚且不晚,那几年以后,便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