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背诵(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背诵篇目,请考生认真学习!

  高二上学期背诵篇目

  现代文:《白莽作〈孩儿塔〉序》第4段

  文言文:《诸子喻山水》(除孟子两则;第二则只背前两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 《秋水》第一段,第二段(至“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前赤壁赋》全文

  《游褒禅山记》第3、4段

  古诗词:《宋词四首》全部

  《窦娥冤》【滚绣球】一节

  《元曲二首》全部

  《长亭送别》开篇【端正好】一节

  一、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二、子曰:“譬如为山(1),未成一篑(2),止,吾止也(3);譬如平地(4),虽覆一篑(5),进(6),吾往(7)也。《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9)。故大人(10)寄形于天地(11)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12)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13),上下交朴,以道为舍(14)。故长利积(15),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16),治之至(17)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18)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19)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20)。《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21)者乐(22)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23),仁者寿(24)。”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25)曰:“逝者(26)如斯(27)夫,不舍(28)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29)曰:“仲尼亟(30)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孔子登东山(42)而小(43)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44),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45)。

  上善若水(69)。水善利(50)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51),故几(52)于道。居善地(53),心善渊(54),与善仁(55),言善信(56),正善治(57),事善能(58),动善时(59)。夫唯不争,故无尤(60)。《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61)者,以其善下之(62),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63),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夫兵形(64)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65),兵因敌而制胜(66)。故兵无常(67)势,水无常形。能因(68)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通"径")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四、前赤壁赋

  壬戌1之秋,七月既望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3来,水波

  不兴4。举酒属5客,诵明月之诗6,歌窈窕之章7。少焉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9之间。白露10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14独立,羽化15而登仙16。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17而歌之。歌曰:“桂棹18兮兰桨,击空明19兮溯20流光21。渺渺22兮予怀,望美人23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24而和25之。其声呜呜然,如怨26如慕27,如泣如诉;余音28袅袅29,不绝如缕30。舞幽壑之潜蛟31,泣孤舟之嫠妇32。

  苏子愀然33,正襟危坐34,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35?”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6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7,东望武昌38,山川相缪39,郁40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41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2,舳舻43千里,旌旗蔽空,酾酒44临江,横槊45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46鱼虾而友麋47鹿,驾一叶之扁舟48,举匏樽49以相属。寄50蜉蝣51于天地,渺52沧海53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54,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55。知不可乎骤56得,托遗响57于悲风5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5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60,而卒61莫消长62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63以一瞬6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65造物者66之无尽藏67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8。”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 [2]

  五、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⑴,对长亭晚,骤雨初歇⑵。都门帐饮无绪⑶,留恋处,兰舟催发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⑸。念去去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⑻?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⑼,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⑽,更与何人说?[1]

  六、踏莎行⑴·郴州旅舍⑵ 秦观

  雾失楼台⑶,月迷津渡⑷,桃源望断无寻处⑸。可堪孤馆闭春寒⑹,杜鹃声里斜阳暮⑺。

  驿寄梅花⑻,鱼传尺素⑼,砌成此恨无重数⑽。郴江幸自绕郴山⑾,为谁流下潇湘去⑿?[1]

  七、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⑵,消溽暑⑶。鸟雀呼晴⑷,侵晓窥檐语⑸。叶上初阳干宿雨⑹,水面清圆⑺,一一风荷举⑻。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⑼,久作长安旅⑽。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⑾,梦入芙蓉浦⑿。

  八、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

  九、窦娥冤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十、【双调】寿阳曲⑴·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⑶,两三航未曾着岸⑷。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十一、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⑵,波涛如怒⑶,山河表里潼关路⑷。望西都⑸,意踌躇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⑻![1]

  十二、长亭送别 王实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