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进行棍棒教育可以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9
不可以。“棍棒教育”是对孩子的伤害,而不是“鞭策”。
1、“棍棒教育”无用。
谁都知道打孩子不对,也不好。但总有很多家长,奉行和提倡着“棍棒教育”,以为只要自己够凶够狠,孩子就会乖乖地听自己讲话。可是,每当孩子犯了错,有些父母情不自禁地行使起打骂责罚的“特权”,惹得孩子大哭大喊,痛哭流涕,作为父母尽管于心不忍,也只能硬着心肠对其声色俱厉。这样的教育,其实并不能孩子知错认错,反而只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份苦涩难言的委屈。
2、“棍棒教育”有害。
尤其是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处在急剧变化中,虽然趋于成熟,却又充满着迷茫和困惑。而许多望子成龙的“虎妈狼爸”,相比宠溺娇惯孩子的父母,虽然在表面上更加主动积极,但是在实质上,却走向了“溺爱教育”的另一个极端。动辄喜欢打骂孩子的父母,其性格心理往往是暴躁、急切和不负责任的。在他们的眼里,似乎只要孩子乖巧听话,时时事事按照成年人的指示去做,就能够金榜题名、事业有成。实际上,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鞭打”,从来都不会成为孩子前途和人生的“鞭策”,却很容易成为他们乐观性格和兴趣的“减速带”,使得他们的心里,滋生出无穷无尽的自卑、敏感和叛逆,而曾经秉持着“棍棒教育”观念的父母,往往是事到临头,才感到后悔莫及。
对于聪明、开明和睿智的父母来说,关爱、鼓励和安慰,会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责骂、棍棒和拳脚,只会把孩子推到人际关系和正常沟通、情绪崩溃的边缘,有百害而无一利。
3、教育孩子,却是一项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讲究策略、方式和感情的“人文艺术”。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和老师都要懂得顺应孩子的心意和需求,适时地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打着“溺爱教育”或“棍棒教育”的幌子,忽视和漠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不惜以伤害孩子的方式,来换取所谓更加美好远大的前途。科学教育,更需要父母多一些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更为自由快乐的生活。
“棍棒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对立面,需要的是舍弃,而不是盲从!
第2个回答  2022-08-19
最好是不要的,在孩子心智还没有很成熟的时候,教育孩子更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棍棒教育孩子,是没有耐心的表现,这样孩子以后进入社会就会缺乏耐心,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孩子就算是不听话或者犯错了,暴力打孩子也不能得到反省,只是在畏惧下认错,内心其实是不服输不认错,长期下去孩子也会有一个情绪爆发,到时候后……


吴丰博

初级达人

2022-04-25 01:34:45



共1个回答


拜雪利

2022-05-01 02:07:13
孩子不听话,进行棍棒教育可以吗?
最好是不要的,在孩子心智还没有很成熟的时候,教育孩子更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棍棒教育孩子,是没有耐心的表现,这样孩子以后进入社会就会缺乏耐心,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孩子就算是不听话或者犯错了,暴力打孩子也不能得到反省,只是在畏惧下认错,内心其实是不服输不认错,长期下去孩子也会有一个情绪爆发,到时候后果就很严重了,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希望能够正确引导孩子。

其实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是指生活中家庭成员即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他们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希望我们都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第3个回答  2022-08-19
孩子不听话,进行棍棒教育是否可行?不可一概而论。教育孩子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一定不能简单化用什么方法就可以或者不可以,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以事实为依据,以人性为主导,教育方式为主,批评鞭策为辅,用心用情,培养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严格要求为主,孩子犯错了不论什么情况,都是要鞭打手掌心的,还以棍棒之下出孝子,惯儿不孝肥,田出白稻作为教子良方,流传千古。一些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的老人,非常赞赏棍棒教育方法,对于孩子不论犯错大小、原因,上来就是一顿打骂,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孩子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甚至大声说话,失去自信的孩子,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也很难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励为主,即使偶尔犯错也是正常现象,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耐心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找到孩子犯错的原因,并进行因势利导,指出错误的危害和今后克服的方法。
孩子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要高度自律,严格要求。以身示范,积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刻苦耐劳精神,热爱劳动,团队精神等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容易不听他,任性主观,意气用事,这个阶段家长更应该放低身段,主动与孩子交朋友,善于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根据孩子的想法,提前介入,循循善诱,启发引导,要把自己的想法,巧妙变成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
第4个回答  2022-08-19
孩子不听话,进行棍棒教育是不可以的。1,不当众打孩子。不管多小的孩子,他们也是有自尊的。也需要被尊重。可偏偏有些家长他们面对孩子犯错,哪怕是公众场合也会披头盖脸的,对孩子一顿狂骂,甚至动手。这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对于他们的心理发育重点是在外面教训孩子,意义并没有多大。2,谨慎打骂。除非还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或者是多次犯同一个错误,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谨慎打骂。孩子因为小错误,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而且孩子被打的出手多了,可能就会变得无所谓,对于家长的打骂也是毫不畏惧。原本是为了自愿孩子,结果最后变得没有说服力和威慑力。3,讲究策略。他妈的,目的也无非是希望孩子认识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家长可以试一试先礼后兵的教育原则。先把错误的原因以及危害都告知孩子,让他自我反省,若是孩子依然认识不到错误,并且还屡教不改,这个时候再考虑强制约束。总之,打孩子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但凡是都有针对性教育,也应该结合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
第5个回答  2022-08-19
我觉得不可以,因为棍棒教育有害。尤其是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处在急剧变化中,虽然趋于成熟,却又充满着迷茫和困惑。

而许多望子成龙的“虎妈狼爸”,相比宠溺娇惯孩子的父母,虽然在表面上更加主动积极,但是在实质上,却走向了“溺爱教育”的另一个极端。动辄喜欢打骂孩子的父母,其性格心理往往是暴躁、急切和不负责任的。在他们的眼里,似乎只要孩子乖巧听话,时时事事按照成年人的指示去做,就能够金榜题名、事业有成。

实际上,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鞭打”,从来都不会成为孩子前途和人生的“鞭策”,却很容易成为他们乐观性格和兴趣的“减速带”,使得他们的心里,滋生出无穷无尽的自卑、敏感和叛逆,而曾经秉持着“棍棒教育”观念的父母,往往是事到临头,才感到后悔莫及。
所以说,不管是学龄前孩子,还是青春期孩子,都会“天性使然”地更喜欢鼓励和关爱,而不是打骂和责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