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舟旅游景点介绍 福建龙舟旅游景点介绍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4

端午龙舟简介



以下介绍的是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闽南龙舟”建造的简要过程。 杉木和樟木是造龙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龙舟,最困难的是寻找木材。要寻找25米长以上的整木,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这样的木材现在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树头的直径必须在20厘米才能符合条件。 在闽南地区,龙舟通常是某个自然村的公共财产。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美观,才能经受风浪,故造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礼路”丝毫马虎不得。钉船板犹如建房的“奠基”,还要举行“奠基典礼”,摆上供品祭拜。特别是在“点睛”这一重要环节,还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 闽南龙舟的龙头是写意的、象征性的。龙舟的“龙须”是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 制船者在两侧船舷的船眼睛各贴上三根红布条加小方块金箔的组合,再钉上三根“目周钉”。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千里眼、顺风耳、妈祖婆。妈祖婆殿后佑护,千里眼、顺风耳在前观测,顺序不能改变。不仅是龙舟,再大的帆船也是这样钉的,有些帆船还会在船艉供奉妈祖婆神位。 这些程序完成后,该的村的老人在龙头前摆上“三牲”,持香对着龙头祭拜。然后,一村民手持香炉,绕着龙舟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舟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经过几名壮汉六七天的劳作,新龙舟完工了。之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戴毡帽,带领全村70多名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舟划回村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的丰姿就会出现在附近的江上。
具体的资料可查看参考连接,不过不同的地方的龙舟制式大小以及图案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

福建漳州端午节在哪里赛龙舟 端午节划龙舟的含义是什么



福建漳州端午节在哪里赛龙舟是大家常聊的,毕竟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由于该节日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所以大家对于该节日尤为的重视。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福建漳州端午节还有没有赛龙舟比赛。
福建漳州端午节在哪里赛龙舟
说到端午最有意思的就是划龙舟了。福建漳州端午节赛龙舟的地方还是蛮多的,具体如下:
1、龙文14村、社轮流坐庄赛龙舟:在端午节,龙文14个村、社天天上演精彩的龙舟赛,时间是每天下午2点多开始,想看的市民可以前往。农历五月初四(6月19日)晚上7~8点,石仓村、碧湖村还将举行游江,龙舟上将挂上“保家灯”,非常壮观。
2、 漳浦英山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漳浦绥安镇英山村,村民们会自发组织小规模的龙舟友谊赛。在英山村,自古以来,女子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时常要卷起裤管下溪捞_仔。因此,一到端午节,女子们也不遑多让,自发组织队伍。
3、 龙海马洲村:农历五月初一起,龙海颜厝镇马洲村开始在九龙江上举行请江仪式,五月初四晚上进行游江活动。届时,岸边灯火辉煌,马洲村的12条龙舟均张灯结彩,村里的各个房头都租用大型船只,也会布置起灯光,一起参与游江活动。
4、 云霄龙舟赛持续到6月: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云霄龙船鼓响。两声鼓一声锣的龙船鼓,会准时在每晚响起,称其为“荐鼓呼龙”。这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端午民俗活动序幕,龙船鼓会一直持续到五月初四晚深夜。
福建漳州端午节还有没有赛龙舟比赛
就目前来看是有的,毕竟是低风险区。过端午,赛龙舟,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自发设立的一项民间竞赛活动。这个竞赛活动寓意非常美好,他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个传统的竞赛项目,并且要世代相传、不断的发扬光大。
端午节划龙舟的含义是什么
端午节划龙舟的含义是什么是大家经常讨论的,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最优秀的民俗之一。它的伟大含义在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千百年来民间崇尚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人人争当爱国者、争先恐后地追求爱国精神、弘扬爱国精神的崇高美德,也是国家富强昌盛的一种表现。同时,划龙舟又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这种优秀的民俗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都知道。

龙舟的福建龙舟



福建背山面海,境内江河纵横,一千多年前民间就盛行龙舟竞渡。竞渡活动在端阳节前后,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至初五达到高潮,亦有个别地方把竞渡活动提前或延至中旬之后。龙舟的船、桨、舵均用杉木制作,颇为考究。船首安装木雕龙头,船身漆绘颜色鳞片,以色名舟,有白在、黄龙、红龙、蓝龙、绿龙等,船身长短,划手多寡,因地而异,划法有站、坐两式。
据《福州地方志》载:公元927年闽王王延钧(_)曾于端午日,“浮采舫数百于西湖,每船载宫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争先。而自乘大龙舟以观”。《八闽通志》载:南唐保大十四年(956),汀州刺史提倡郡县村社端午节进行龙舟竞渡,给参赛者发绸缎,优胜者赏银碗”。宋代,从福州郡守程师孟题诗中,可见一斑。诗云:“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涌道出重城,今差□□横波阔,飞跃鲸鲵斗楫轻。且醉尊前金激滟,笙歌归去月华明”。明代谢肇_《西湖观竞渡》诗中得见盛况,诗云:“一曲湖如镜,轻舟隐菱荷,况当放艾节,共听采蓬歌,_影群龙戏,涛声万成过,楫飞睛散雨,鼓急水惊波,藉草红裙密,呜榔锦袖多,战酣残暑失,酒醒晚风和,胜事追河朔,英魂吊汨罗”。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端午竞渡亦未停止,如清顺治三年(1646),“五月竞渡,百姓怕多事不敢作乐,而平国公郑芝龙率兵营官兵于西湖斗龙舟”。
民国初期,每逢端午节,各地民众仍自发进行龙舟竞渡。民国22年(1933)教育部通令全国提倡龙舟竞渡后,有关部门始时有组织竞赛,民国35年(1946)6月4日,省立福州公共体育场在福州南台(从亚细亚码头至第一码头)举行各界龙舟比赛大会,有30余支龙舟队参加角逐。下洋队获第1名,帮洲队居第2名,沿江两岸观众达5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全省各地龙舟竞渡甚为活跃,南安县水头、石井一带在举行龙舟竞渡的同时,还结合进行“水上捉鸭”游戏。1952年,松溪县举办龙舟赛会,以庆祝土地改革胜利,有9艘龙舟参加竞赛,县长卫慎之坐舟击鼓指挥,观众云集松河两岸欢呼胜利。同年端阳节,龙溪、平和、南靖、海澄、长泰、华安等县有103艘龙舟在石码镇进行友谊竞赛,这是龙溪专区(今漳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龙舟盛会。1953年起,这一传统活动,由各级体育部门组织。福州市在闽江举行首届市级龙舟比赛,有352名运动员参赛,两岸观众达5万多人。这一年,受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回厦门亲自监造10艘龙舟,要求集美学校的师生和当地村民开展划舟技术的正规训练,并为龙舟竞渡兴建一座比赛池。1956年他又在学村海边兴建一座长100米、有8至10条划道的龙舟竞赛池。该学村自50年代中期以后,凡端午节均举行龙舟竞渡,四邻城乡群众云集海滨观赏比赛。
“文化大革命”期间,划龙舟被列为“四旧”而中止。70年代末,全省各地龙舟竞渡逐渐恢复。进入80年代,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又有新的发展。1982年12月,龙海县角美公社为欢迎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在该社召开,特组织20艘龙舟为代表进选取表演赛。1984年,国家体委将龙舟竞赛列入体育正式竞赛项目后,福建城乡龙舟竞赛更为活跃。三明、漳州、上杭、漳平、罗源各县(市)都造新船组织竞赛。全村只有3000余人的福州郊区浦下村即新造龙舟18艘,平均每180人就有一艘。所有新造龙舟,一般能根据全国竞赛用舟的统一标准(长15米,宽1.1米)建造。同年9月,浦下村男子龙舟队代表福建首次参加在广东佛山举行的全国第1届“屈原杯”龙舟赛,获得亚军和精神文明奖。
1985年端阳节,各地参赛的龙舟3000余艘,男女运动员40万名,观众达400余万人次,龙海县石码镇还把龙舟竞渡与城乡商品经济交流会结合起来。是日,他们不仅组织12个乡(镇)的龙舟队参加竞渡,而且利用龙舟盛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营业额达到40余万元。同年7月2日,福州浦下男子龙舟队和鼓山女子龙舟队,参加在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2届“屈原杯”龙舟赛,双获第3名。1986年,省龙舟调赛在福州举行,马尾、浦下、江边、远东、江中、祥谦等队参加,祥谦队获第1名。同年7月25日至28日,日本举行“长崎龙舟选手赛大会”,祥谦队作为福建省体育代表团福州市龙舟队应邀参赛,获800米直道竞速表演赛第1名和选手赛决赛第2名。与此同时,新加坡龙舟队来闽访问,在福州西湖与福州龙舟队进行友谊赛,主队获胜。从此,神州体育瑰宝——龙舟,开始走向世界。
1987年3月,福建省龙舟协会成立。此后,龙舟竞渡列入各级体委竞赛规划。6月1日,福州市与美国福州三山联谊会在福州举行首届“三山杯”龙舟赛,有闽侯、永泰、长乐、连江四县和福州仓山、台江、郊区、马尾四区8支龙舟队参加,永泰县和福州郊区女子龙舟队作了表演赛。9月至13日,全国龙舟协会和省龙舟协会等单位在厦门集美举办“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澳大利亚、日本、澳门和广东顺德、福建、厦门等龙舟队参加比赛。顺德队获第1名,福建队获第2名,厦门队获第3名。是月,全国在四川乐山举行第3届“屈原杯”龙舟赛,福州郊区浦下男队和鼓山女队参加,双获第4名。浦下男队因不服裁判,在发奖会上,故意摔毁划桨和纪念品,受到停止二年参加全国龙舟比赛资格的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