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踏实教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猫》备课思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或者打从读书以来就是这样吧,每读一篇课文,总要问一下讲的啥。教书以来,备课结束后,总得追问自己,这一课到底讲的是啥。似乎一篇要是没点儿深意的文章,就不能选进教材。有时一篇看似浅易的文章,老师们绞尽脑汁,广泛涉猎,总得找出点深意来,仿佛才没有辜负这篇课文。后来,我慢慢地思考,这样的想法对吗?

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两年来,能力人文主题的双线形式,在单元提示中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在课后习题中对于学习活动的设计也有了多种示范,我才意识到,以前自己的一些认识一直是错误的。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这其中包括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前提是语言的学习和实践,切不可过分地生拉硬拽出其中的意义,上成政治或历史课。以七年级第五单元第16课郑振铎的《猫》为例,谈谈我的备课思考。

这篇文章先前读过,听人上过,也思考过,这篇文章到底在写什么?想表现什么呢?会不会是以猫写人,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或者想映射点别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可惜却并未如愿。现在回过头来,从课本中可见,预示提示上这样写道,“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郑振铎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要‘质朴’‘真率’”。似乎也没有提示出太多的深意,再看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无论是猫,狼,还是动物笑谈,都是在教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与动物相处的问题,通过学习,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也是浅浅的要求,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有实际意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仍然是默读,在阅读思考中勾画重点语句和段落,学做摘录。同时,还能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夏老师说,一节好课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就应当定位在于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

课后练习第一题固然是有助于清晰地梳理课文内容,但语文课变成一个填表活动,我却一直不太喜欢。既然要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我们不妨一开始就从这里入手,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认为的美词,把它画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展示一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让学生来辨析和分组。如“活泼、滚来滚去、诅骂、凝望、白雪球、断语、光泽污涩、怂恿、捉蝴蝶、提心吊胆、忧郁、畏罪潜逃、怅然、预警、悲楚、安详、虐待”。

给词语分组,其实是一个对课文熟悉的过程,学生也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较为集中的标准,就是根据三只猫相关的词,可以分为三组:

一、活泼、滚来滚去、白雪球、光泽污涩、忧郁

二、怂恿、提心吊胆、捉蝴蝶、预警

三、诅骂、凝望、断语、畏罪潜逃、怅然、悲楚、安详、虐待

有了这样的分组,其实还可以引导学生再进行思考,从其他的维度来补充,如写第一只猫的外形特点,还有哪个词或短语,写第二只猫的生活趣味和习性,还有哪个词或短语,同时找出作者对三只猫情感态度的词。如此梳理,一方面,对三只猫的基本特点有准确的把握,理清了文章思路,也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雅词雅语。

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不妨从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只猫说起,一般是第三只猫。由“大家都不喜欢它”入手,找到“难看”“懒惰”等词,再思考它的结局,以及给“我”带来“难过得多”的原因。一则缘于“我”对于它的“冤枉”,一则由于自己的错误无法弥补,先前收留了它,如今却又害了它,对于弱小的同情,推物及人,一种强烈的自责涌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同时,这种写法也值得思考,可以与第一只讨人喜欢的猫进行对比,理解对一种事物由不喜欢到不舍再自责的这种对比的写法,更容易牵动人的情思。

当我们转换思路,回归语文,语文课也许就变得简单起来了。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朗读品味感知语言,把握情感,让语文变得更真实和有味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