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每次在听老师讲组织行为学的时候,总有一些理论在左右着,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道理,有时间不妨深入了解一下,与大家明确的分享的一下。有一句广告词说的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是可口可乐1942年的广告口号,英文原文是:The only thing like Coca-Cola is Coca-Cola itself。直译讲的还是可口可乐本尊的意思,直到2009年的时候,在中国流行开来,意译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广告词的背后,深厚的理论支撑就是模仿理论,今天就来简要介绍一下模仿理论。

模仿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1843-1904)在其作品《模仿的法则》中首次提出(ps:塔尔德原是一名法官)。塔尔德认为,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常见的,纯粹的发明极少见,模仿是通过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它分为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人在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是一种无意识模仿,而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模仿即有意识模仿,其中传播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

1.泛模仿说。塔尔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模仿是先天的,人们通过互相的模仿来保持行为一致,并不继扩大社会的相似性。

2.逻辑模仿律(重要观点)。他认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模仿律就是逻辑模仿律,即新发明越是像社会中业已被模仿与制度化的旧发明,就越有可能被社会模仿。

3.超逻辑模仿说。塔尔德将这一形式解释为“越是满足文化里主导性重点的发明,越是可能被该文化模仿。”模仿在人的身上的表现是从内心走向外表的,即思想就先于行动的。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含了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下降律,即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总是在下位的人模仿在上位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行下效。上级,那就是在能力和水平上的表率和榜样,大家学习的对象。向先进学习,就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事情。积极向上,向高人和他人学习,就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更是我们因为模仿而上位了许多。模仿的第一层次就是向上级学习,因为这是模仿的开始和开端。模仿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高度来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

第二定律,几何级数率,即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所以,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呈几何级数放大扩张的。模仿的放大,呈现立方式的模仿,最终的结果就是立方式的进步和提高,这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因为社会有了大规模的模仿,就会成为社会的风气和导向,就会成为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模仿一旦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模仿的力量就会无限放大。

第三定律,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模仿总是由近及远,先模仿近处的、本国的,再模仿远处的、外国的,所以治国之后才能平天下。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一直都在相互模仿,最终模仿到世界大同。就像模仿律说的,在下位的模仿在上位的,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这种带头角色在营销上的说法叫做“意见领袖”,包括现在很多商家为了促销,也是先让一个名人使用自己的产品,然后大家就效仿起来了。

学习模仿定律,从而在社会生活的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模仿定律,这也许就是一个捷径,更会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和风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