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爆发时期国共双方的兵力表。速回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3-08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为430万。其中包括:“正规军陆军86个军(师)、248个师(旅)约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方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所属部队以及其他军事机关和院校共约101万人。以上正规军总共约356万人。非正规军74万人。”①此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没有海、空军,只有陆军,其总兵力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约61万人,辖有纵队及相当于纵队的师共22个,旅及相当于旅的师共94个。地方部队及后方机关约66万人。② 对比国共两党总兵力,不难看出,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

不仅在数量上具绝对优势,国民党军装备也大大超过中共队。以国民党主力整编第11师和中共部队装备最强的东北第1纵队(兵力相当于国民党军整编师)相比较:整编第11师有各种枪11520支(挺),其中冲锋枪2370支;各种火炮440门,其中105毫米口径榴弹炮8门、火箭炮(筒)120门;汽车360辆。第1纵队有各种枪13991支(挺),其中冲锋枪92支;各种炮46门,其中口径最大的是75毫米山炮,只有12门。两者枪支数量大体相当,但自动火器拥有量前者是后者的26倍;火炮的数量,前者是后者的倍,且口径大、射程远。③

除数量和装备处于劣势外,中共武装在军事训练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作为中共主力部队的野战军,很大一部分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来,“干部和战士没有经过很好的战术、技术训练。他们比较熟悉游击战,不熟悉运动战,更没有攻坚战和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④。晋察冀野战军的冀中纵队,在编入主力时,每人头上系一条白羊肚毛巾,身上穿的还都是便衣,只是在开进途中才换了军装,补充了重机枪、迫击炮,以营、连为单位,调整了步枪的口径,匆匆完成了战役的准备工作。① 由于军事训练方面的种种不足,中<队曾一度被国民党当局讥讽为“毫无军事训练之老百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语)。②

由于具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蒋介石和国民党军事将领,对于打一场全面内战,具有充分的信心。蒋介石曾坦言:“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注:这是蒋介石对人民解放军的称呼,下同)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等,更完全是我们国军所独有。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的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一切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③ 蒋介石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时间到了,成熟的苹果自然会坠入我们的怀抱。”④ 1946年10月18日在南京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狂妄地宣称“五个月之内打垮中共”⑤。

然而,军事上的优势并不等于战场上的胜利。古往今来,无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都能说明这一点。国民党作战原则的一系列失误,使其没有将最初的军事优势转化为胜势,并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