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苏南、苏中、苏北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4
江苏省的地理划分很有意思——长江以南是苏南地区;淮河以北称为苏北地区,而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则属于苏中地区。长江以南,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 苏中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地区。特别是扬州,历史上曾有过几度辉煌,隋、唐、明、清时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左右了全国的经济、文化形势,其繁华和风采被文人骚客传唱至今。苏中的繁盛,得益于运河的开通和漕运、盐运的兴起;苏中的衰落,也主要因为缺少现代化的交通,区位优势渐失所致。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等市县。苏北人杰地灵,内敛温健,外放直率。豪迈就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分扬;勇猛就如项羽的霸王举鼎;王者就如汉武大帝的君临天下;谋略就如韩信的暗渡陈仓。 由于地区划分,经济条件的差距,一般情况下,苏南人普遍对长江以北的同省人怀有歧视心理,导致彼此瞧不起,恨不得划江而治。 有一个故事很有趣儿,说的是:南京某知名大学宿舍,住着俩苏南姑娘和俩苏北姑娘,一共四个大美女。 立秋后,苏北姑娘买回一个大西瓜,切成四块,每人一块;苏南或册姑娘买回个柚子,去了柚子皮,小心冀冀地取出一牙牙儿,切成四份;其余的柚子收藏起来。 秋天,西瓜多少一斤?柚子多少钱一斤?价格无法相比呀。 哈哈哈 苏北和江北的概念就像现在的淮扬菜和苏菜一样容易被人偷换,江北和苏北既有地理区别也有概念区别。 江苏最早是没有苏北这个称呼的,只有江北或江淮,现在的江北(不是全部)就是曾经的江淮,再早一点称江东、江左或淮东。 江东(或淮东)和江南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要分开看。 在衣冠南渡前,江南是单纯的地域名称,真正代表地区经济文化鼎盛的是江东或淮东,是指长江淮河下游东部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并无南北界限。 江南一词取代江东成为经济文化鼎盛地区代表,最早起源于第一次衣冠南渡,吴文化南退时期。 江苏的江淮地区便是当时的江东或淮东,上游安徽地区称江右、淮右,比如明太祖就经常自称老子淮右布衣... 江苏的江淮地区北起宿迁南部,南至南通,先秦时期历属吴越楚,是吴文化南退后的遗留地,宿迁人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席卷天下,乌江自刎时说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就是说起码在两汉时期,江苏的江淮地区都是吴文化势力范围,得益于清衫冲宏水淮河的滋养和邗沟(大运河的前身,现在的淮安至扬州段)的南北通运,江淮地区在两汉时代盛极一时,历史上这个时期所谓的江东名士其实多数出自现在的江淮地区,比如淮安的枚乘、涟水的陈登、扬州的陈琳...直到隋炀帝下扬州时,都说喜好江南扬州之吴语,说句不客气的,那个时期的所谓江南,其实指的是判和现在的江淮地区和小部分长江南岸地区。 江淮地区的第一次衰落是五胡乱华,江淮成为南北对峙的前线,中原势力衣冠南渡,吴文化势微,主力南退,第一次将浙北地区纳入江南范畴,成为吴文化的殖民地。 到隋唐北宋时期,江淮再次兴起,与开发后的长江南部地区并称江南,所以在那个时代,描写江南的诗词有京口瓜洲一水间(扬州、镇江)、旧时王谢堂前燕(南京)、姑苏城外寒山寺(苏州)、淮水东南第一州(淮安)... 江淮地区的第二次衰落是黄河夺淮和北宋灭亡,黄河的泥水取代淮河的清水,又是宋金对峙的前线(今淮安楚州)。江淮地区第二次衰落导致江北的吴文化基本消亡,只有很少的零星部分散落在当时江北的偏僻地区,不成气候,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江北地区还有吴语群落存在的原因,主流已是中原语系与吴语的杂交语种——下江话,也就是后来的江淮官话。 明清时期,得益于运河和盐运(漕运督府驻淮安、两淮转运司驻扬州),江淮地区再次盛极一时,号称天下粮仓在两江,两江粮仓在两淮。这时江淮地区的代表词大概就是漕运、盐商、淮扬菜、南船北马、天下粮仓... 到了清末,取长江取代运河,漕运衰落,江淮地区即使繁荣不在,却也是全国数得上的富庶之地,导致近代江淮地区衰落的真正原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花园口决堤,从此江淮地区十年九涝、大量的土地盐碱沙化、百万人流离失所...江北彻底沦为民不聊生的黄泛区,大量的淮、扬、盐、通难民涌入江南、上海,从事最底层的劳动谋求生计,在江南和上海买办阶层的蔑视中,苏北一词诞生,但此时也只是口头称呼,并无行政定义。 这时口头的苏北范围包含又大于现在的江北,明清时期的江北地区只包含现在淮扬通泰盐五个江淮文化地区(当时的扬州府和淮安府),不包括现在的徐州、宿迁、连云港(当时的徐州府和海州)北方地区,而苏北佬的称呼,是针对所有长江以北及现在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等地区在江南、上海讨生活的黄泛区难民。 苏北正式被定义行政区域是50年代,江苏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行政专区,苏北专区便包含了南通、扬州(今扬州、泰州)、淮阴(今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徐州六市,现在扬州还有苏北人民医院,说江北=苏北,从当时的行政区域来说,没问题。 至于苏中,这个称呼源自新四军苏中根据地,这是战略苏中,当时的苏中根据地包含现在的淮扬盐通泰五市,所以淮安盐城有新四军军部,泰州有苏中战役纪念碑...在当时称这些地区为苏中也没问题。 90年代末,江苏正式提出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口号,正式划分南中北三个经济区,通泰扬三个沿江城市划为苏中经济区,这是经济苏中,也是现在通泰扬是苏北还是苏中的争论起源,称苏中也没问题。 至于现在,苏中这个地区概念已经出现了快20年,虽然不少扬通泰的老人不太认同,但年轻一代已经大多接受。 现在的江苏大概就是江南、江北,其中江北的扬通泰为苏中,徐宿连淮盐为苏北,这样划分也未尝不可,屁大点的浙江还分东西南北中呢,江苏分个南中北貌似也没什么问题,只要大家别把苏北当成贬义词,苏中苏北的并不重要。 苏南、苏中、苏北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呢? 以前“苏中七战七捷”,指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在江苏苏中地区取得的连续7次大胜,具有解放战争初战的性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今在江苏海安建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但是人们很少提起苏中这一地理概念。 特别在江苏省苏南人眼里,只分为苏南和苏北,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江苏省政府开始把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 苏南人眼里只认为苏锡常是苏南人,南京、镇江都不在他们眼里,这些人牛逼的不得了,苏南人只认可以长江为界,把江苏划分为苏南、苏北,但是却瞧不起同在长江南部的镇江、南京。 客观的讲,江苏长江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实比长江以北要好,这点没有人否认,为了江苏经济能均衡发展,省委省政府把江苏分为了苏南、苏中、苏北。 江苏经济的发展,的确是由南向北而逐步递减的,为了扭转这个局面,省委省政府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把扬州、泰州、南通划分为苏中,目的是让苏中地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动苏北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全省的经济发展。 苏中地区的划法确有其事,而且政府文件中,舆论宣传中,都有了苏中一说,苏中这一提法,出于官方,而不只是民间。 无论部分苏南人怎么的不情愿,不认可,苏中的存在这已是客观事实,由政府官方认定的。 其实整个江苏的发展,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近年来苏中、苏北地区正在迎头赶上,苏南人眼中的苏北,也并没有某些苏南人想象的那么差。 无论苏南、苏中、苏北,都是江苏人,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