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雷州话和潮汕话的来源?

好象潮州话与湛江雷州相处了很多 基本内音都一样 是不是潮州和雷州以前和什么相关吗 是不是在千百的历史上这两方的来源呢 谢谢回答
在千百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两方的来源

第1个回答  2008-11-17
潮州话与湛江雷州话!都是来自闽南语系!他们由于地理得 隔着经过大约150年得变化才有现在得区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2

潮州话(拼音:Tiô-chiu-oē;英文:Teochew dialec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定义为国际语言代码是ISO639-6MIN),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潮州片,使用者约一千二百万。“潮州话”一词自古沿用至今,受海内外潮州府籍人普遍认同。

潮州话今分布于广东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八邑包括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和梅州丰顺县)及海外东南亚、西欧、澳洲为主的潮州人聚集地。

英文称为 Teochewese 或 Teochew dialect(读音/tiːˌəʊtʃuːˈiːz; -ˌoʊ-/; /tiːˈəʊtʃuː; -ˈoʊ-/),源于“潮州”两字的音译。

潮州话音节包含声母、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除了韵腹和声调,其他音节的元素都并非必要。故此,韵腹只要配合声调,就可以自成音节。以下分析列出潮州话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中者)和例字。

正如其他闽南语方言,潮州话是少数有浊塞音(浊爆破音)的汉语方言。然而,潮州话与吴语和湘语不同,其浊塞音并非源自中古汉语的浊塞音,而是来自其鼻音。故此,浊塞音 [b] 和 [g] 其实分别是前鼻化辅音(Prenasalized consonant)[ᵐb] 和 [ᵑg]。潮州话和其他闽南语分支,都是少数保留浊塞音的汉语方言。潮州话特色之一,就是没有唇齿音。

除了声门塞音,所有下列图表列出的辅音都可以用作声母。声门塞音只作入声韵尾之一,以 -h 表示。然而,有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也就是零声母。潮州话声母共十八个,包括零声母。

四呼当中,潮州话有开口、齐齿和合口呼,故此韵头(介音)有 [i] 和 [u],但并没有撮口呼。

韵腹是唯一必须存在的音节元素,故此也是音节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是元音、鼻化元音或成音节辅音。潮州话并没有韵尾[-n],下列拼音中以 n 为尾缀的韵母其实表示鼻化韵。元音韵腹有四个,分别是 [a]、[o]、[e] 和 [ɯ]。绝大部份音节以元音为韵腹,但有一些音节不含元音,而是成节辅音双唇鼻音[m] 和软腭鼻音[ŋ]。

元音韵尾共三个,分别是 [i]、[o] 和 [u]。辅音韵尾共五个,包括塞音 [-ʔ]、[-p̚] 和 [-k̚],以及鼻音 [m] 和 [ŋ]。

辅音音节:m [m̩] 唔,ng [ŋ̍] 黄。

潮州话中没有齿龈鼻音[-n] 之韵尾(小部分地区有此韵尾例外),故潮州话拼音方案以 n 附加于元音之后表示鼻化韵,读音与普通话的 an、en 等不同。注释:

    潮州话有入声韵母以声门塞音[ʔ] 为韵尾,潮州话拼音方案以 -h 表示。

    括号中之例字有辅音声母,在此只取其韵母。

    韵母表只收潮州话较常用的韵母,有音无字或例字甚少的韵母不例,如 aon (好)、uên(横)、uin(畏)、oun(虎)、iun(幼)、uain(县)、aoh(乐)和 eg(乞)等。 [5] 

    “秧”韵有同位异音[ŋ̍] 和 [ɯ̃]。原潮州话拼音方案以 en [ɯ̃] 表示“秧”韵。如:秧 en [ɯ̃]、园 hen [hɯ̃]、夗 enh [ɯ̃ʔ];但同其他闽南语方言一样,潮州话中被认为是该韵的原位音的是 ng [ŋ̍]。如:秧 ng [ŋ̍]、园 hng [ŋ̊ŋ̍]、夗 ngh [ŋ̍ʔ]。后来使用该拼音方案的字典或书籍等,都以 ng [ŋ̍] 来表示该韵。[ŋ̍]、[ɯ̃] 属于同一音位,不区分语义。

声调不仅在现代汉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连在古音中也一样,不过古汉语的声调到底有多少类,自来言人人殊,纷纭无定。可是,中国传统音韵学上一向所谓的“四声”,都是声调分为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这情形至少在五世纪前就已经存在了。

据《梁书·沈约传》记载说:“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奇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于是,“平、上、去、入”四声之名由是确定。

这种把语音的声调按照它的读法不同而为“平”、“上”、“去”、“入”四种,叫做“四声”。后来各地发语音大体上都还保留着这个中古时期的四声系统,不过,语言不论是语音、语词、语法都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改变。

以声调来说,到了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后,北方语音的“平声”就已经分化为两类,就是“阴平”跟“阳平”。其演变的规律,大体上是:古音属于清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阴平”;古音属于浊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阳平”。这也就是北京话的“平声”所以分为“阴平”跟“阳平”的原因。至于“上、去、入”三声在其他各地也有些分化为阴阳二类的现象。

潮州话中,古四声各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其演变的规律,大体上是:古音属于清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阴声调;古音属于浊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阳声调。

与其他各点差别较大的是潮阳口音,阴去调读 ˧˩ (31),而其他各点都读降升调 ˨˩˧ (213) 或 ˨˩˨ (212);阴上调读 ˧˩˧ (313),而其他各点读声调 ˧˥ (35)。至于阴去 ˨˩˧ (213) 或作 ˨˩˨ (212),阴入 ˨ (2)或作˨˩ (21)、˩˩ (11),阳入 ˥ (5) 或作 ˥˥ (55)、˦˦ (44),只有很小的差别,甚至只是记音人的不同处理。

潮州话连续变调的主要差别集中在阳上、阴去、阳去和阴入4个调类上。潮阳口音连续变调后阳上与阴去合一,读 ꜔꜔ (33) 调,揭阳口音则读 ꜕꜖ (21) 调。其他方言点着两个调类变调调值也很接近。

潮州话的多字组变调,主要视词或词组的停顿情况而变。通常是每一个停顿组的最后一个字不变调,其余各字都变调,变调调值跟两字组变调调值一致。

潮州话的词语中,处于停顿组的末字或词的末一词素(字)也有变调现象。但由于这种变调现象基本是变成低调,而且,同一构词词素,在某些词中变调,在另一些词中又不变调,并不像前字变调那样有规律性,因而,应视作轻声现象而不应看作后字变调。如:

    赢我 [ĩã˥˥(55) ua˥˧꜕꜖꜕(53-212)]

    输你 [su˧˧(33) lɯ˥˧꜕꜖꜕(53-212)]

    分人 [puŋ˧˧(33) naŋ˥˥꜖꜖(55-11)]

    潮州话的连续变调,从区别意义方面来讲,可以把它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变与不变都行,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第二类,变与不变的词义不同;第三类,变与不变的语法意义不同。

    在潮汕方言中,有不少词组的连续变调处于不稳定状态,变与不变,几乎各人有各人习惯,没有区别语义的作用。这类词多为偏正词语。

    潮州话的人称代词正如其他汉语方言,没有格之分,例如“我(ua²)”是第一人称,“伊侬(i¹ nang⁷)”指第三人称“他们”等。闽南语正如南岛语系,“我们”一词分为包括性和排除性。如果听话者都包括在内,就要使用包括性代词“俺(nang²)”,否则就用“阮(uang²)”。其他南方方言如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并无如此区别。

    潮州话不区分所有格代词和所有格形容词。一般规则是人称代词加上“个”,便组成所有格代词或形容词,

    不过,有时“个”字也可以略去,例如当代词后面是量词,例如:

    我条裙(ua² diou⁵/diao⁵ gung⁵):我的裙子。

    补充:有时所有格的“个”字也可以省略,例如:恁孥=恁囝(gian²)=你的儿子

    潮州话的指示代词分为指近和指远。

    序数词语跟白话文的差不多。

    数字如作序数,其前面加上“第(doi(n)⁶)”。习惯上,“一”用作序数词,读作(ig⁴),“蜀”用作基数词,读作(zêg⁸);“二”用作序数词,读作(ri⁶),“两”用作基数词,读作(no⁶)。大数不依此例。

    动词短语

    语态

    潮州话的被动语态中,施事者短语“给某人”必须讲明,并以“乞(keh⁴/kêh⁴)”,或“分(bung¹)”作开端,即使这“某人”可能是不存在或不知是谁人。粤语也采用此句式,用“俾”表达。例如:

      伊分人刣(治)掉。 i¹ bung¹ nang⁷ tai⁵ diou⁷/diao⁷

      相对粤语:佢俾人杀咗。

      普通话:他/她被(人给)杀了。

      按照白话文,我们可以单用施事者介绍词“被”或者“给”,而不提及施事者;但在潮州话,下面这句在文法上是错的:(在汕头地区这种用法实际上已成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

      个杯分敲掉。gai⁵ buê¹ bung¹ ka³ diou⁷/diao⁷

      普通话:杯子被打破了。

      应该说成:

      个杯分人敲掉。gai⁵ buê¹ bung¹ nang⁷ ka³ diou⁷/diao⁷

      相对粤语:个(只)杯俾人打烂咗。

      普通话:杯子被人打破了。

      虽然不知谁人打破了杯子。

      施事者短语“分人(bung¹ nang⁷)”永远都紧随主语,并非句子之末,也不像一些如德语和荷兰语的欧洲语言,在助动词和过去分词之间。

      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多采用选择问的格式,原生语法没有是非问:

      汝是唔是学生?le² si⁶ m⁶ si⁶ hag⁸ sêng¹ / 汝是学生阿咪?le² si⁶ hag⁸ sêng¹ a¹ mi⁶

      普通话:你是不是学生?/ 你是学生吗?

      除非表达反诘语气:

      汝是学生耶?le² si⁶ hag⁸ sêng¹ ê

      普通话:你是学生啊?(表达难以置信的语气)

      但受其他方言影响,在书面化的语境中,也可以出现是非问,即使用“主谓短语+语气助词”构成疑问句,语气助词借自普通话或广州话。

      比较句

      两个或以上名词

      潮州话的比较句结构是“X + 形容词 + 过 guê³+ Y”,被认为源自中古汉语的“X + 形容词 + 于 + Y”结构:

      伊雅过汝。i¹ ngia² guê³ le²

      普通话:他/她比你漂亮。

      粤语使用同样的结构:

      佢靓过你。keoi5 leng3 gwo3 nei5 [kʰɵy˩˧ leŋ˧˧ kʷɔ˧˧ nei˩˧]

      普通话:她/他比你漂亮。

      然而,由于普通话影响力愈来愈大,其结构“X比Y + 形容词”影响潮州话。于是,以上的例句可以变成:

      伊比汝雅。i¹ bi² le² ngia²

      普通话:他/她比你漂亮。

      只有一个名词

      包含“过”或“比”的结构,都需要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以作比较。如果只提及一个名词,就会组成残缺的句子:

      伊雅过(?)。

      在此情况,需要使用“幺”,或者“愈”的结构:

      伊幺雅。i¹ iou²/iao² ngia²(她比较漂亮。)

      伊愈雅。i¹ ru² ngia²(她更漂亮。)

      普通话和粤语的情况都一样。只提及一个用来比较的名词时,需要转用另一种句式。潮州话和普通话都使用前修饰语(形容词前),而粤语则使用后修饰语(形容词后):

      普通话:她比较漂亮

      粤语:佢靓啲 keoi5 leng3 di1 [kʰɵy˩˧ leŋ˧˧ ti˥˥]

      潮州话中,有两个字本身有比较的意思,就是“赢(ian⁵)”和“输(su¹)”。它们可以独立使用,或者加上“过”字:

      只领裙输(过)许领。zi² nian² gung⁵ su¹ guê he² nian²

      普通话:这条裙子不够那条好。

      我内个电脑赢伊个好济。ua² lai⁶ gai⁷ diêng⁶/diang⁶ nao² ian⁵ i¹ gai⁷ hoh⁴ zoi⁷

      普通话:我(家里)那部电脑比他这部好很多。

      如果表示更大的程度差别,可以在句末使用状语“好济(hoh⁴ zoi⁷)”。

      相等

      潮州话中,“平(bên⁵)”或者“平样(bên⁵ iên⁷/ion⁷)”用来表达相等的概念:

      只本书佮许本平(样)重。zi² bung² ze¹ gah⁴ he² bung² bên⁵ dang⁶

      普通话:这本书和那本书一样重。

      伊两人平平样。i¹ no⁶ nang⁵ bên⁵ bên⁵ iên⁷/ion⁷

      普通话:他们都一样(他们长相一样/他们一样那么好/坏)。

      最级

      潮州话以副词“上(siang⁶)”或“上等(siang⁶ dêng²)”表示最级。而且,“上等”通常带有褒义:

      只间厝上等雅。zi² goin¹/gain¹ cu³ siang⁶ dêng² ngia²

      普通话:这间房子最漂亮。

      伊人对我上好。i¹ nang⁷ dui³ ua² siang⁶ ho²

      普通话:他们对我最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