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对心理学认识的几个误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心理学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却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却以科学的实证态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看起来,大家都懂一些心理学,然而这些“处事原则”并不能说是真正的心理学。要了解心理学,我们首先要澄清几个人们对心理学普遍的误区。

我会以心理学入门的重要著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中的内容,来和大家一起思考~

让我们的头脑进行一次探险吧!

感悟:

那些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幻想。书店里卖的大部分心理学书籍都是一些在心理学界根本站不住脚的人所写的,多数在电视上被贴上“心理学家”标签的那些人,是没有得到心理学会承认,没有为心理学领域知识的积累做过如何贡献的。

因为传媒不负责任的炒作,大众对心理学的认识也是模糊的。人们不知道许多伪科学(例如占星术、通灵手术等)所宣称的“真理”,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些伪科学行业又助长了媒体对科学做出耸人听闻报道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人们正确认识心理学是有危害的。

理解趋势后的原因,是正视心理学的重要环节。

感悟:认为弗洛伊德事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具有决定作用,认为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正宗”,是大众普遍的误解,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误解。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时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他的研究方法也不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因此,以为对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就是理解心理学,绝对是天真的想法,他的理论只是现代心理学的冰山一角,不成熟的一角。

感悟:

心理学与科学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心理学的研究过程还是心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都不能不遵照科学的原则。

就像侠客讲侠义,没有侠义就不配叫侠客,医者要有仁心,没有仁心的医者不配叫医者。心理学也有支撑他存在的理由,那就是科学。

感悟:

科学的门槛不在于它的研究课题的优劣、贵贱,不在于它利用了多少仪器来证明,而是它是否是一套系统的理解宇宙的思考、观察方式和程序是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的运行状况。

人类探索自我存在从而得出一套系统的思考、观察方式的过程就是科学的被发展的过程。

感悟:

希兹以宗教知识来推测行星只有七颗,并迷信地认为增加行星的数量将会让整个系统崩塌。他仅仅以他的常识去推断行星的数量,拒绝相信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到的。

他还认为即使行星周围存在卫星,也因为它是肉眼见不到的,所以没有承认它的存在的必要。他不愿相信的是天文学作为一种科学并不是无用的,而是有利于通过拓展人类的知识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成全人性的。

其实我们作为平常人所拥有的“实征”的意识是来源于3个世纪以来人们的积累。因为没有经过刻意的训练,所以这种意识也并不坚固,需要我们不断的明确、持续的坚持。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媒体装扮的那些伪科学,也不是弗洛伊德一派的精神分析学派主导的,要了解心理学的真面目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科学!经过了这次“大冒险”,你有没有对心理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呢?

我们要做的,就是抹去头脑中错误的概念,把准确、必要、正确的概念加入其中!让我们一起戴上“智慧的眼睛”,去看看心理学的真正面目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