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逐渐掉队,改名能挽救海尔的中年危机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5

17年时,传统家电厂商海尔发布了其首款智能音箱产品,涌入了超过两千家厂商的智能音箱市场。根据海尔公开的信息,这款产品除了和普通的智能音箱一样的功能之外,更多在于通过海尔的平台,实现家电设备的互联,帮助实现家电联网控制,从而塑造家庭物联网。

从其智能音箱产品的迭代和出货量上来看,海尔本身并不在意音箱本身的产品,其目的在于布局物联网产业。

虽然物联网给了传统家电新的增长方向,但也给传统家电厂商带来了更多对手。

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除了霸占电视这块大屏之外,已经进军到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这一传统家电厂商的核心腹地。

而在物联网的潮流下,行业融合开始逐渐发力,互联网厂商和家电厂商开始各显神通,都想要开拓新的物联网市场。

开拓市场当然要从改名开始,家电行业在19年前后迎来了改名狂潮,海信电器改名为海信视像,TCL集团变成TCL 科技 ,而海尔则从青岛海尔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尔智家,其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寓意,跃然纸上。

19年六月,海尔发布其证券名称变更公告,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在公告中,海尔还特别解释, 其更名是为了更好推进公司的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实施。

今年3月,海尔发布其更名后的首份财报,其19年全年营收2007亿,。然而看似实现关键增长的海尔,其实也面临巨大困境。

首先,盈利能力不够,和美的,格力差距过大。 19年海尔虽然拥有2007亿的营收,但是净利润只有82亿。相比之下,格力营收只有1981亿,但是净利润却达到了246亿

海尔一直无法上升的利润率在于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直高居不下,极大了影响其利润率。由于海尔存在,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两个经营主体,在销售,管理上都存在冗杂过度的问题,导致其费用高涨,难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再而,海尔市值低于美的,格力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 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差距就足以填补一个海尔

10月份以来,美的市值一直在5000亿以上,格力也一直维系在3500亿左右,其市值差距超过1500亿,而海尔的市值只有1600亿左右。当然,海尔智家只是海尔集团的部分业务,美的和格力则是集团整体估值。

虽然,海尔高举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等概念,寻求新的增长方向。但是在向这一方向靠拢的不仅仅只是海尔,还有美的,格力,TCL等老牌家电企业。

横向对比国内家电三巨头,不难发现,在转型中,美的无论在市值还是在营收等关键数据上,都已经获得局部优势,正在成为家电一哥。而格力则严守空凋这一核心阵地,拥有最高的利润率,同时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智能家居系统。

而小米,华为这样的互联网厂商也在智能家居上攻城略地,分别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家居方案。

面对这样的情况,海尔似乎也进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观察海尔近年的调整,海尔似乎试图通过主动升级的方式来化解危机。从产品渗透到场景,打造平台化的家电运营。

目前,海尔官网的业务介绍已经以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为核心宣传点,而这也透露了海尔转型的决心。

然而就当前的激烈竞争而言,海尔中年之后,能不能赢得下一个时代,仍然尚未可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