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历届论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机制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负责人、两岸经济界及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共四百余人出席。两岸经济和金融主管部门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了本届论坛。
会议认为,今年五月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性机遇,在两岸人民共同期盼与两岸双方努力下,两岸协商得以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多项便民利民的措施陆续实施。然而两岸事务经纬万端,有待解决的问题众多,轻重缓急各不相同,亟需两岸各界加强对话、密切沟通、凝聚共识。在此新形势下,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办的环境比以前更好,所形成的共识比以往更有条件供两岸制定政策参考。论坛应成为两岸各界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参与,集思广益,务实探讨当前问题,前瞻未来发展契机,创造互信互利条件,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出现了新契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给世界各国和两岸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冲击。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以促进两岸经济发展,造福两岸同胞,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与会各界人士经过两天的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一、积极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加强两岸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采取适当方式,在金融、经济方面加强相互支持,以促进两岸经济金融稳定发展。
——促进两岸加强合作,解决广大中小台资企业的融资问题,支持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二、促进两岸金融合作
——两岸双方应尽快商谈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开展两岸证券交易所交流合作,为扩大两岸金融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加强两岸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资讯交流与监管合作,维护两岸金融机构稳定健康运行,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鼓励和推动两岸金融业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
三、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
——为因应全球经济衰退,两岸皆在积极推动扩大内需及加强基础建设相关计划,双方应采取具体作为,支持两岸企业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创造新的商机,强化共同应对经济变局的能力。
四、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拓展领域,提高层次
——加强两岸产业界交流和沟通,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合理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布局。
——加大在资讯、通讯、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中草药、航空工业、纺织及纤维、LED照明、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两岸在高科技、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加强两岸共同制订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标准的合作,加快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及早协商建立两岸农产品快速便捷的检验检疫程序,加强两岸检验检疫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两岸企业合作开发油气资源。
五、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台湾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推动服务业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新热点。
——加强信息服务业、运输物流、商业零售、医疗、会计、管理咨询、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创意、电信等多个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两岸进一步强化健康有序的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共同简化赴台旅游申请流程,循序渐进地积极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六、完善两岸海空直航
——两岸应根据市场需求增长情况,积极考虑增加班次,并尽速就常态包机转为定期航班作出安排,同时就建立更便捷直达航路及航空器安全技术事宜进行沟通和落实。
——尽速推动实现两岸航空公司在对方设立营利机构及办事机构,以扩大业者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
——两岸海运界加强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运力,确保两岸海运市场规范有序。双方业务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保障航运公司从事两岸海上直航的各项权益。
七、加强两岸渔业合作
——两岸尽早协商建立渔业劳务合作机制及渔事纠纷处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保障大陆船员及渔船船主的权益。
——加强两岸渔业资源相关议题的合作交流,共同保护作业渔场的渔业资源,让两岸渔业可以永续发展。
八、加强投资权益保障
——两岸尽快就投资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商谈并签署协议,建立和完善两岸投资权益保障协调机制。
——两岸尽快就智慧产权保护、避免双重课税、通关便利、标准检测及认证合作等攸关两岸企业利益的议题进行协商。
——大陆方面进一步落实台商投资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九、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加快推动两岸资金、资讯、技术正常流动,实现双向投资。
——台湾方面尽快就大陆企业参与台湾经济建设的方式和领域作出安排,尽快公布大陆企业资金进出、人员往来等配套措施,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创造必要的条件。
——两岸就市场开放和弱势产业保护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并作出安排。
——为维护两岸交流秩序,保障两岸同胞权益,推动尽快就共同打击犯罪进行协商。
——为解决两岸经济交流中的问题,扩大两岸经济互利合作,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步骤,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2009年7月11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及两岸各界共计400余人将出席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主题为“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
此外,论坛将举办一场两岸经贸合作座谈会,围绕两岸经贸合作与中部崛起战略、两岸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合作等两岸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研讨。期间,还将举办一场近千人的两岸青年学生联欢活动。论坛闭幕式上,将提出共同建议。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0年7月10日上午9时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共同主持开幕式。本次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来自两岸产官学各界400余名人士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它党派代表、两岸经济、科技产业以及文教、体育等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四百余人出席。两岸有关部门主管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论坛。与会人士围绕增强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举行了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论坛大会召开前,部分与会代表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参访座谈。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1年5月6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以“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贾庆林说,本届论坛集中研讨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等三项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与会的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和议题,深入交流、积极建言、务实献策,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吴伯雄说,两岸的发展有两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是经济的合作追求共同的利益,第二座桥梁是文化的交流,这两座桥梁都非常重要。经济的合作就像手搭手、手携手,我们要越来越紧密,而文化交流是心连心,血浓于水,这两点都是我们此次论坛的共识。
论坛大会为期两天,来自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台湾其他党派的代表,两岸工商界、经济界、产业界、文化教育界及两岸有关专家学者,部分青少年代表约450人出席论坛。 2012年7月28日上午,以“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贾庆林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础上求同存异、良性互动,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两岸协商和各领域交流,是拓展两岸关系的有效途径。两岸同胞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贾庆林就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提出四点建议: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加强文教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造福两岸同胞,汇聚和平发展力量。
吴伯雄说,过去七次论坛里形成的共同建议,有120余项已经被两岸重视和采纳,并通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制度性协商,变成推动两岸关系的非常大的助力。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趋势,第一希望能够巩固互信的基础,第二希望能够深化经贸合作,深化文化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让两岸和平发展继续好好走下去,是我们这次论坛共同的责任。
本届论坛大会为期两天,参加论坛的两岸人士将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在29日形成“共同建议”,为两岸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来自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台湾其他党派的代表,两岸工商界、经济界、产业界、文化教育界及两岸有关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论坛。
闭幕式
7月29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贾庆林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顺应民心、合乎时势,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更多地造福两岸民众,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进一步携起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奋发有为,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基础,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吴伯雄在讲话中表示,本届论坛成果丰硕,成功圆满。17项“共同建议”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是两岸各界人士共同智慧的结晶,必将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两岸双方应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巩固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只要是对人民有益、对两岸关系有利的事情,都要坚决地推动。我们要前进,不要后退;要开放,不要封闭;要活化,不要僵化;要和平,不要对立。
闭幕式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共同主持。王毅代表大陆主办单位作了本届论坛小结。蒋孝严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作了小结并宣读了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等出席闭幕式。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是得到两岸民众普遍支持的正确道路。两岸应继续努力,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既有立场基础上,增进彼此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持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和两岸交流制度化,扩大民众参与,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2.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加强两岸对话,沟通和平发展理念,鼓励学术界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关议题及互信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扩大共识,巩固互信,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问题创造条件。
3.循序渐进推动两岸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更有效地服务两岸民众。
4.从中华民族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基于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双方应努力在国际事务中避免内耗,通过平等务实协商,促进双方合作,妥善处理两岸民间团体和谐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5.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双方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服务贸易协议商谈,推动货物贸易协议商谈尽速取得实质进展。
6.支持双方尽速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并做好相关落实工作,逐步减少投资限制,妥善处理投资争端,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双向投资合作均衡发展。
7.扩大两岸金融合作成果。尽速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扩大双方货币双向兑换。促进建立两岸银行、证券、保险监理合作平台,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积极为业务开展提供便利。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因应国际金融危机,并强化服务两岸企业。
8.完善两岸产业合作机制。促进研究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在医疗服务、节能环保、云计算、无线城市、LED照明、冷链物流、TFT—LCD、电动汽车等先期合作项目取得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大项目的试点合作,累积技术实务经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两岸科技研究机构之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发挥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凝聚共识、加强交流的作用。
9.支持两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提升竞争力。加大对台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协助大陆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大陆内需市场。支持建立两岸菁英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携手开拓世界市场。
10.扩大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支持两岸逐步扩大双向旅游规模,继续增加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及组团社的数量。推动两岸授权机构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旅游服务督导机制。
11.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鼓励两岸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进一步简化两岸人员往来手续,研究加快实施出入境便利措施,使两岸人员往返朝着流程极简化、签注数字化、管控即时化、凭证无纸化、通关快速化的目标迈进,为两岸民众往来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
12.积极鼓励两岸加强人文交流,共同研议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大众传播媒体,推动社会教育,传承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两岸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应积极增强本是一家人的观念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13.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交流,鼓励民间召开两岸青年论坛,促进两岸青年间更多的互动与了解。
14.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规划召开两岸文化论坛。研究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及出版交流、影视制作、文化遗产、文化艺术等领域之合作。营造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环境。推动实现两岸民间文化团体互设办事机构。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交流平台,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15.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教育界交流,促进青少年全面客观了解历史。针对双方校际、教师、学生交流实施现状进行讨论与沟通,努力创造便利条件,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成效。支持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的推广使用,加强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建设。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
16.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支持扩大两岸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共同建立书刊进出口平台。在继续推动传统出版合作的同时,加强数字出版新兴产业合作与人才培养,共同开拓海外华文市场,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落实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出版市场秩序,建立两岸打击盗版合作平台,切实保障业者和创作人合法权益。
17.加强两岸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机制化交流合作。拓展两岸广电媒体交流合作渠道,支持两岸合拍电影、电视剧,开展节目合作,增进两岸影视创作人才经验交流。 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2016年5月3日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4月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我们欢迎朱立伦主席率团出席论坛,会与中国国民党方面加强沟通,筹划安排好朱主席出席论坛及相关活动事宜,保持国共两党交往,促进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稳步向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