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土的质量控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尽管二灰土具有良好特性,但如果施工缺乏科学知识,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很容易出现弹簧、起皮、裂缝等常见病害,因此,本人就近几年对二灰土施工所了解和掌握到的一些情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二灰土的组成设计也象水泥稳定集料一样十分重要,不能等闲视之,优秀的组成设计不仅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能节约成本,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
1)、二灰土的选材
石灰应满足三级灰以上,充分消解,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即石灰不能长时间存放,长时间存放会导致失效,因为它是二灰土中的主化剂。因此,对石灰品质要有较高的要求。粉煤灰材料差别较大,有的厂家出的粉煤灰颗粒细,烧失量也小,有的厂家出的粉煤灰烧失量大,且颗粒粗,品质不稳定,由于粉煤灰是二灰土的第二固化剂,对其强度有较大影响,实验表明,细度模量小,浇失量小的粉煤灰配置稳定性明显好于粉煤颗粒粗、烧失量大的二灰土,所以,在选粉煤灰要注重挑颗粒小、烧失量小的粉煤灰作为二灰土原材料。
土在二灰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起到混合料骨架作用。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在同种二灰土比例的情况下,随着土质的塑指变化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塑指10~20之间其二灰土强度变化尤为明显,塑指高二灰土强度亦高。但由于土质塑指越高越难以粉碎,不便于施工(特别是塑指在20以上),因此,选择土的时候要挑选塑塑指在13~18之间的比较理想,既容易满足二灰土强度要求,又满足施工的和易性。
2)配合比设计
首先由试验室确定二灰土三种材料各自的比例,试验时一般固定一组材料用量不变,然后调其他两种材料比例,我们通过106线的试验可以看出,石灰用量从8%增加14%,其强度不断增加,早期强度尤为明显,但到14%以后,其强度并不明显。而粉煤灰用量从15%~45%增加含量其强度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后期强度(1个月、2个月)比较明显,但45%以后,强度反而下降,这说明粉煤灰到45%是极限,但粉煤灰用量越大,由于是灰质,因此,施工难度就越大。
试验配比要遵循经济合理,早期强度高,便于施工的原则,对于华北地区比较经济又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比例为:石灰:粉煤灰:土为(8~12):(30~40):(48~62)在施工时试配比可以参照上面的比例进行试验和调整,从而选择最佳配合比。 拌合
二灰土的拌制可以采用两种拌合方法,一是路拌,即先在路基将土方摊开,然后铺上粉煤灰,最后铺上石灰将三种材料采用灰土拌合机拌合均匀;二是采用厂拌,即将二灰土采用稳定土拌合机集中拌合,然后拉到路基上。从经济造价上讲路拌可能略为经济些,但从质量速度来讲厂拌要占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集中取土来讲,其优势更加明显,作者偏向集中厂拌这一方法。
无论是路拌还是厂拌要求三种材料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在拌合过程中应掌握下列原则。
对于路拌而言,1)要掌握各种材料虚摊厚度(由试验取样确定),2)布灰(石灰、粉煤灰)布土要均匀,厚薄一致,特别是粉煤灰、石灰应码成标准断面,形成长条,然后用人工均匀洒开,并有现场技术人员或测量人员随时检测其厚度,发现有不均匀情况要及时处理,3)拌合之前要先进行洒水,拌合一遍后,抽样检测含水量,如果不够再进行第二次洒水,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大2~3个百分点,然后再拌合1~2遍使之形成较均匀的二灰土,4)拌合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夹层从以往施工情况来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夹层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将带来严重恶果,102京哈一级路三河段其中2km左右就是由于灰土拌合不彻底,路基与灰土之间形成1~2cm厚的夹层,通车不到半年路面出现严重龟裂而导致全面返工,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夹层所引起的,酿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和较大经济损失。在路拌时特别是拌合机性能不太好,且遇旧路改建路基顶凹凸不平,则最容易出现夹层情况,因此,必须加强检测密度,发现后及时处理,如果遇到大面积这种情况,而并非机械操作人员的原因,那么,拌合一遍后,就应将灰土铲成堆,然后再摊开进行第二、第三次拌合,如果是厂拌就不会出现夹层情况,因此,厂拌优于路拌原因就在这里。
对于厂拌而言,其配合比、含水量、拌合的均匀性就比较好控制,而厂拌要注意的是土质不能过湿,形成大团粒,而影响搅拌,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先将土方塑化处理,既先预加一部分石灰进行闷灰处理,使之砂化,颗粒变细,便于拌合。其次对于石灰、粉煤灰拌合之前预加一部分水,使之不过于干燥,拌合时杨尘,避免污染环境,但加水不能过大,使之形成团粒,这样不利于二灰土搅拌均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