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献血,首献成分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第一次在发文,分享一下我昨天的献血经历。

    昨天,7月18日,我献了一次成分血。这是我第一次献成分血,之前有过7次献血经历,都是全血。这次选择献成分血的原因很简单,说起来却非常啰嗦。简单说来,是我的献血间隔出了个小小的差错,通过献成分血调整一下。现行的献血制度是每两次全血的献血间隔不少于六个月,本来我计划每年献血两次,那就需要在每年的确定的两个日期献血,否则每年都要延后。我将这两个日期确定在1月18日和7月18日。坚持了三年时间后,在今年的1月18日却不小心忘记了献血这件事,两天后才想起来。为了把献血日向前调整两天,我决定通过献成分血来完成。献血制度规定,献全血之后三个月可献成分血,献成分血后一个月可献全血。如果今年7月的这次献成分血,就可以把日期提前到18日。

    15日周三,早上电话咨询滨州市中心血站并进行了预约。我表示,希望在18日前去献血。由于我这是第一次在滨州市献血,在全国资料库联网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去做一下体检。我下午前往血站进行了检查。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成分血在采集之后只能保存5天时间,所以献血需要根据医院的使用情况进行预约。由于近来B型血相对其他血型还是比较紧缺的(我就是B型血),所以预约在周六应该是没问题的。

    17日周五,早上血站打来电话进行确认,预约时间是次日周六,上午八点。同时,工作人员再次提醒,当天晚饭和次日早饭一定要清淡,最好是清淡到"清水面条、馒头咸菜"。

    18日周六,早上八点,我来到血站。按照流程,献血当日也要进行简单地检查,这个检查既需要抽血,也需要量血压。可是顺序上并不是很合理,先抽血,伤口来不及完全愈合就测量血压。虽然两次操作在不同手臂,但不如把顺序反过来。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后,结果出来,检验合格,可以献血。我和其他献血者进入机采室。这天上午共有8个献血者。

    成分血的采血方式是先把血液抽取(流淌)出来,在机器中分离出所需要的成分(血小板和血浆)之后,再把其他成分输回体内。大家使用的机器,抽取和回输都是单臂完成的,使用一个针头,过程中的不同操作分时进行。这个针头比献全血使用的针头还要更粗。

    另外,还要通过一个类似测量血压的气袋对手臂的近心端进行加压。

    现场的其他献血者有过多次的成分血献血经历,他们都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由于我是第一次献成分血,工作人员推荐我献1个单位。过程大约55分钟,分5个循环。每个循环中,血液抽取时气袋充气加压,阻碍静脉血回流;血液回输时气袋放气,使血液顺利流回体内。

    上机采血前,工作人员给了我两瓶葡萄糖酸钙。好像是“蓝瓶的,好喝的”那种。在采血过程的中后期,我还是出现了一些不适反应。轻微的口唇麻木和颤动感。从第3个周期开始,手臂开始出现麻木感。随着气袋放气,麻木感又很快消失。另外,第3周期我还出现了浑身乏力、甚至眼冒金星的情况,连手里的Kindle都感觉要拿不住了。还好这一症状也随着气袋放气很快消失了,并且后两个周期没有出现。献血之后也没有什么不适。

    在这次献血中,我献了1个单位的血小板,以及200ml血浆。两个袋子非常相似,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来。工作人员告诉我,献成分血因为时间较长,所以会给误工费,每单位血小板130元。

    最后,关于献血者数量。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献血者数量确实不太多,所以在这里献成分血的基本上都是固定人员,长期献血。我很佩服他们。之前觉得自己每年两次的献血量已经够多了,现在发现他们很多人基本上是一两个月就来献一次成分血。给他们点个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