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因为病耻感。

在中国,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我们不妨想象以下,当你想要告诉对方自己有精神病,别人对此作何反应?绝大多数人会跟你说:“你只是想太多”,激进的人会退避三舍:“你不会要杀了我吧?”,或者一些委婉的人,他们一边照顾你的情绪,一边打算远离你。无论是那种人,都觉得抑郁症像瘟神一样,恨不得马上离你远远的。

生在中国,我很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就是: 承认懦弱,在这片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大陆上,是一种羞耻。 我们古代的传说、名人传记,一直都在强调懦弱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含垢忍辱,独自承受痛苦然后奋发图强的意识深入人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暴露软弱就好像把自己血淋淋的心肝肺掏出来给别人看一样,人们知道这是真心实意的,转过身却恶心得扔在地上。

有多少人出于信任,向家人朋友公开自己得了抑郁而被评价为“脆弱”,又有多少人感觉暴露软弱太可耻而隐藏自己的“脆弱”?

那些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的人,最开始是相信人间真情的,但事实却是另一种情况: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忍受化疗,别人会夸他勇敢;一个残疾人,没有自暴自弃努力生活,别人会夸他坚强;一个抑郁症患者,使出浑身解数,坚强地活下去,别人却说“你想太多”、“坚强一点”、“你要想死要就死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

家丑不可外扬,己短不愿示人!

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这是东方人尤其是我们华夏子孙特有的传统,家里有不光彩的事都会当成隐私来自我消化,让时间来淡化一切!如果自身有什么缺陷,往往都会有一种自卑感,自我保护意思特强。这些感觉日积月累会形成一种压力、一种强大的压力,但是中国人爱自己扛!这是从古至今中国的儒家文化决定的。

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不会扭扭捏捏,他们性格外向。西方 社会 是非常开放的 社会 ,无所顾忌,做事泼辣直率。西方人不喜欢像中国人这样能忍能韬光养晦。西方人显得鲁莽粗狂甚至野蛮,不像我们中国人细腻,不像中国人什么事都喜欢三思而后行。西方人的这种特性使得西方 社会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人的腼腆导致了中国人喜欢封闭自己,凡事都藏在心底,外表坚强而内心很受伤! 社会 在不断进步,观念在不断改变!什么事情都会被慢慢接受的包括心理咨询。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不正常、心理变态。因而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羞于启齿。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以偏盖全的看法。我们可以说有一部分心理咨询者是因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变态。但大多数心理咨询者,是心理 健康 的。他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只是想要一种更快乐的生活状态。

当一个心理不 健康 、有心理变态时,通常就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恋爱。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不高,因而大众对这些人行为的接受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咨询师。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咨询能帮助咨询者扭转变态的心理,促进其回归正常生活。

心理咨询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能帮助普通的心理 健康 的咨询者,化解他们的抑郁、痛苦、悲伤、焦虑的情绪,帮助其树立积极 健康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每一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自己处理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常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时,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一是心理不 健康 、心理变态时。二是心理有疑惑、心理有冲突时,不能做决定时。三是职业定位、职业规划不清晰时。

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化解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冲突,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普通大众达到一个更快乐的生活状态。

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在中国起步比较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甚至有许多人觉得是忽悠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让人觉得在做心理咨询时有点难以启齿。



一、首先是人们对这一个行业接触的少,对心理咨询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它不像医生治疗疾病那样来得直接,没有明显的疗效,导致去做咨询的人害怕被别人嘲笑。

二、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因为内心的世界有点隐晦,无法对正常的人诉说,他们会尽量地隐饰自己。这样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疑,所以,即使有去咨询心理医生的,他们不会告诉别人。



三、不排除有心理医生会对病人夸大行业的神秘感,导致病人对外只能保持沉默。

四、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心理疾患需要咨询的都会选择保密对待,为避免外界对自己的猜疑,总会小心翼翼地去咨询,去治疗,不会告诉任何人。



其实,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疾患也会坦然面对,我们也希望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在咨询心理医生,能够直面对待。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觉得心理咨询师难以启齿,不好意思,甚至难堪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对心理咨询瑟误解。在很早以前,人们缺乏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尤其是癔症,强迫症,神经分裂症的不理解,不清楚,觉得是中了邪,鬼神附体等等,认为是很丢人的事。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偏差,评价事物不准确,造成了一些焦虑,焦虑又引发躯体症状,内分泌失调等,并造成工作能力,交往功能的退缩,改变了这些认知思维,并把这些认知思维变成大脑的自动运行程序,问题就解决。

出现心理问题,实际就像学生在学校学习效果不太好,找一个家教,或到教辅机构补习的原理一样,把丢下的课程补上,把不合理认知修正。

做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点是承认自身局限,展示内心阴暗,以及要面对“失败”和“无能”的现状。

但勇于承认自己有无法解开的命题,没什么不好,也不代表你失败。人无完人,一定有短板和局限,积极面对问题,勇敢面对危机,找到解决办法,才是成功人生。

由于对心理咨询不够深入全面了解,误认为去做心理咨询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会受到一些认识误区的困扰。实际上,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是正常普遍的,人们遇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求助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 社会 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且,心理咨询过程本身就是带有保密性原则,无论求助者还是咨询师,没有极特殊原因,都是不会公开的,这是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关于心理咨询的伦理方面,做一简要说明。心理咨询伦理道德是遵循一定的规范标准的,这对于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心理咨询工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标准主要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供合格的专业服务,保证咨询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性,而且不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二是要维护来访者的权利和利益,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利,是否进行咨询由来访者自行决定;同时还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来访者,而且使其避免受伤害。例如,不能在未经来访者同意,随意公开隐私,这是对来访者最大的伤害。三是咨询者应注意对来访者所承诺的内容要属实,应诚实地做出承诺,不能欺骗来访者。这是很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心理咨询有一个转介的工作机制以更好地维护来访者。

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它是针对普通人的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来开展工作,提供心理 健康 服务。学点心理学,助人自助。

做心理咨询感到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民间,有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当身体生理出了问题时,患者及家人会积极寻求治疗,而当发现心理不正常时,却总是想办法掩盖。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发生迁延,以致问题愈加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在传统观念里,以为心理问题就是神经病,而神经病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常常被人看不起。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感到做心理咨询难以启齿。

现在科学已经非常昌明,心理学知识得到了广泛普及,心理有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已经形成趋势,我想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情况会得到明显的好转。

如果对这一现象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从专业术语讲,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是非常普遍的,没有防御的人生是很难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但是,防御是不是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心理是否 健康 。有些防御是没有必要的,如心理问题,如果不是感到丢人,而是选择接纳,主动寻求帮助,那么许多心理问题由于防御的取消痛苦程度而减退。对于这一问题,宋朝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早就提醒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不悟也。”古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还那么愚腐的话实在不应该。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光亮的一面展现给外人,为什么要化妆,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错了,都认为自己最完美,

难以启齿亦是心理的原因,但表现其思维仍属正常状态,通过合理调正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