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到底啥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5

之前说过,国家通过银行体系,从而达到调控市场经济和 社会 信用规模的目的,那么是如何来进行调控的呢?可以这么比喻,整个银行体系就是一个大的水利工程,而央行就是一个大型的水库,而水库里面的水就是货币,各个商业银行就是送水的机构。


或许你在电视上,在网络上都听说过,“降准”,“降息”,一听降准降息,大家都非常开心,那为什么开心呢?今天先来聊聊什么叫降准吧。


降准就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准备金的意思是放一部分现金供每个存款者随时取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这一部分资金所占的比例。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明白,假设现在央行发行100元人民币给工人作为工资,工人就可以把这100元存到银行,现在得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那么也就是说银行至少得留10元现金以供取工人随时会出来,剩余得90元则可以通过借贷,贷款给银行或者个人的形式,流入市场。


而拿到90元的人,不会把90元都放在兜里,而是又选择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又按照央行规定的10%存款准备金,81元贷出去等等如此往复,最终理想状态下可以产生1000元的流通货币。


而我们经常听到的, 这100元就是M0基础货币,而1000元就是M2广义货币。


因为有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00元的基础货币产生了1000元的流通货币。


其实可以发现,这就是 通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形成的一种扩张货币机制 ,如果我们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可以算出,产生的流动资金就会更多,而市场上的流动资金更多,那么大家就会有更多的钱,大家有钱投资,这个时候股市什么的就会比较好,所以这就是一听说央行降准,那么大家就会比较开心的原因了。


当然除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因素之外, 银行的贷款意愿 个人企业现金持有量 同样也会影响货币扩张效率。

比如如果经济形势不好,银行就会觉得贷款可能导致钱贷出去收不回来,风险比较大,那这时,银行往往就会更愿意让钱放在手里不动,而不是贷出去。银行不把钱贷出去而是留在自己的手里,就相当于变相地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缩小了货币的信用规模扩张。

再来,比如要过年了,这个时候企业个人手里用钱的地方就会比较多,因此以前如果拿到工资了就全部存到银行,但是现在会放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这个时候存在银行的钱就少了,基数如果少了,也会导致银行的信用扩张机制收缩。

金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只有深入地理解里面的每个环节,才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