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26)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张瑶英,字巘舟,浙江仁和人。王健庵妻,撰《绣墨斋偶吟》,嘉庆刊本。有袁枚序。凡诗五十九首。瑶英有《喜晤随园夫子》诗。《随园诗话》卷十(二五):王健庵妻张瑶英《示儿》云:“教儿宝鸭休添火,龙脑香多最损花。”瑶英有《绣墨诗集》,余已为刊刻矣,兹再录其佳句。《送健庵》云:“纵无多路情难别,须念衰亲游有方。”《病目》云:“岂为愁多清泪落,却缘烟重午炊迟。”《偶成》云:“无梦不愁鸡唱早,有书只望雁飞过。”“荒院草删三径阔,破窗风入一灯危。”“蛛知网湿添丝急,月待云开到槛迟。”《随园诗话》卷十二(二):女子张瑶英《偶成》云:“短垣延月早,病叶得秋先。”

飞舆,指策马飞舆,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驾马车疾行,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车驰人走,越王策马飞舆,遂复宫阙。”

酿花,指催花吐放。宋代吴潜《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有不少女弟子。本条诗话所记的张瑶英是其中佼佼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对其作品多有记载。就其诗作来看,确实符合袁枚的性灵说意旨。尤其是后一首,寥寥二十八字,把西湖秀色与游人赏春融合在一起,一幅西湖游春写意画宛在眼前。由此可见,张瑶英的才情功力的确不凡。在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女子舞文弄墨多数离不开父母或丈夫的支持。张瑶英的丈夫王健庵,在那个年代算是一个开明人物,其在《自谴》一诗中写道:“妻兼婢事休嫌懒,女比儿柔不嫌多。”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崇敬。正是丈夫的这种思想及家庭氛围才能够造就出张瑶英这样的女诗人。现在,女子写诗的也不少,结婚后的家庭阻力恐怕也不小呢。真诚希望那些不喜欢老婆写诗的丈夫向王健庵好好学习。其实,老婆学写诗不比上淘宝乱购物好一千倍?除了费点时间与精力,至少不费钱吧。说句真话,那些不愿意老婆学写诗的根本原因就是怕自己将来在妻子眼里俗不可耐,胆怯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