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大惊失色:并肩战斗多年,我怎么没发现这位巴图鲁是女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无须多讲,因为大家上初中的时候都学过《木兰辞》。但是也有说花木兰女扮男装根本就大家的眼睛,她在采购装备的时候就暴露了身份: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结过婚并赔老婆逛过街的人都深有体会,只有女人才会货比三家瞎折腾。至于花木兰在军中十年没有露馅儿,郭德纲的解释最靠谱:如果是你发现了花木兰是女的,你舍得举报哇?

花木兰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她的君王为什么会叫可汗,她的敌人到底是谁,咱们今天通通不去讨论,而是要讲述一个清代真实发生的木兰从军故事。这位清代花木兰是左宗棠麾下记名提督巴图鲁,跟随有“今亮”之称的左宗棠多年,而智勇双全的左宗棠居然没有发现。后来这位巴图鲁(勇士)强娶部下为夫,最后还生了孩子。

这件事本可成为一桩千古美谈,但是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所以小说家不写,电视剧也不演,只有清朝史学家安徽桐城张祖翼的《清代野记》中有所记载——《清代野记》又叫《四朝野记》,记载他本人亲见亲闻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典故,史学界认为这本书比《清史稿》还真实可信。清代花木兰的事迹,是一个叫范啸云的军官亲身经历并亲口讲给张祖翼听的:“游戎江夏范啸云游戎(即游击,从三品,位次参将)为余言,范其时亦从军关陇间也。”

清代木兰从军的故事主角之一,是张祖翼的安徽同乡,姓朱,是个读书人——请不要误会,这个姓朱的是个如假包换的男人,不是女扮男装。

张祖翼这位姓朱的同乡,学问很好,长得也很俊秀,但就是考场运气不佳,考到二十岁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年逾冠不能青一衿)。这位屡试不第的学子一怒之下投笔从戎,到左宗棠军中当了一位文书(当时叫书记)。这位朱文书跟随左宗棠转战关陇,颇受赏识,后来被提升为一位姓陈的统领(统领者,记名提督巴图鲁也)的机要秘书。

前面咱们已经说过,这位朱文书学问好长相好(年少美丰姿,为人亦和蔼),这位陈统领对他青眼有加(统领甚倚重之,诸同僚不如也)。有一天这位陈统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忽然在半夜里招朱文书喝酒,喝完之后还提出同塌而眠。朱文书估计但是还没有真正喝大,所以坚决不肯。陈统领一看朱书记不肯就范,刷地一下就拔出刀来,要当场砍了他。朱文书被吓得酒水都当冷汗出了,只好乖乖就范,下面的话就不翻译了,但也没必要省略几十几百字 ,大家都看得懂,咱们就引用张祖翼的原话吧(删减几个字):“不得已,从之。及登床,孰知统领乃女子,大乐。朱由是夜夜皆宿统领所,同僚皆鄙之。”

那些同僚不知道陈统领是女的,自然会鄙视朱文书,因为如果陈统领是男的,朱文书就可以去东单公园西单公园了,不过张祖翼说得很文雅:“皆以朱为统领龙阳矣。”接下来还是用原文不翻译:“久之,统领腹渐大,将产矣,大惧无策,又不敢冒昧堕胎,商于朱,朱怂恿直言禀大帅。”

于是我们的左宗棠左大帅就出场了,按照张祖翼的说法(时左文襄公督陕甘),这件事应该发生在1868年(同治七年)之后,因为那一年左宗棠刚接过陕甘总督的大印。朱文书一见左宗棠,先讲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搞得左公一头雾水:“我号称老亮今亮,还用你个小童生(只要没考上秀才,八十岁的读书人也算童生)来给我讲故事?”这位朱文书做完铺垫,这才把自己跟那位女巴图鲁的的事情竹筒倒豆子从实招来,一向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世诸葛亮左宗棠大惊失色:“我跟陈统领并肩战斗,提拔其为记名提督,怎么就没发现这位巴图鲁是个女的?”左宗棠平生第一次看走了眼,惊讶之余又有些担心,因为这件事传扬出去,连他也有个“欺君之罪”。于是左宗棠就想主动向朝廷汇报,为陈统领和朱文书争取个从轻处理。

曾经做过幕僚的左宗棠此时贵为陕甘总督,手下也有了一帮幕僚,这帮幕僚就给左大帅出主意:“事涉欺罔,恐朝廷见罪,不如其已。”左宗棠从善如流,就让朱文书和陈统领互换身份:朱文书改姓陈,继续当统领,而陈统领改姓朱,回家抱孩子去了。

按理说,左宗棠大帅通情达理,让这对生米做成熟饭的战地夫妻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这应该是一段佳话,朝野上下应该广泛传扬才对。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把一桩美事变成了一场悲剧——这位变身成为陈统领的朱文书学了司马相如,而变身为朱文书的陈统领可不像卓文君那样柔弱地写诗挽回司马相如的花心,于是打了八刀(有些地方称离婚分家为打八刀)。

这位化身为陈统领的朱文书变心了:“后朱从征回逆,请归宗,更纳二妾。”这就是典型的始乱终弃翻脸不认人了,已经失去兵权的女巴图鲁不可能再跟已经手握重兵的朱文书动刀子,但也绝不肯忍气吞声,就带着儿子和全部家产搬到甘肃省城,从此再也不跟朱某人见面了。估计朱某人心中有愧,也未必打得过女巴图鲁,所以这段佳话戛然而止以悲剧收场。按照左宗棠的脾气,估计也饶不了朱某人,可能已经让他在某次战役中“阵亡”了,因为自从变心之后,朱文书也从左大帅眼前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