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院系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航海技术系是我院重点系部之一,现设航海技术、航海技术/商贸英语双专科等专业,以培养符合《STCW78/95》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优秀航海人才和航运管理人才为目标,具有近60年的专业开办历史和丰厚的专业开办经验,有着广泛的生源市场和广阔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有着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航海技术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70人,其中副教授16人、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19人、中高级职称人员中“双师”型教师28人,占75%。专兼职教师中持有甲类远洋船长证书的9人、甲类大副证书的6人、二/三副证书的28人,共计43人。
航海技术系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完备,拥有雷达ARPA训练室、GMDSS模拟器训练室、操舵训练室、航海仪器实验室、海图室、水手工艺实训室、各类培训陈列室、语音室等诸多专用教室,购进了八千吨实习教学用船,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此外,总投资500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船舶操纵器和投资100万的天象馆现已全面投入使用,由我系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的GPS模拟器、雷达模拟器、证书考试训练系统将相继投入使用,极大的满足了教学和科研需求,促进了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的航海技术系正在以正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依托行业发展背景,会聚各类优势资源,走自主创新的产学研道路,为创建行业品牌专业而不断努力! 轮机工程学院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主干系,50余年来为中国航海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中外远洋运输、港口、造船等企业及船舶的管理级人才,仅远洋轮机长就达10000余名。轮机工程系设有动力教研一室、动力教研二室、轮机基础教研室、轮机电气及自动化教研室和空调与制冷教研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交通行业80个主干专业之一,是省级特色专业,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轮机长13名、轮机员18名。轮机专业技能实训中心被列为江苏省省级实训基地。
轮机工程系面向国际,主动适应航海人才市场对中、高级轮机管理人才的需求,努力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了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以管、用、养、修为工作能力、以谦逊、勤劳为工作态度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旨在实行以双语教学和半军事化管理为特色、理论实践相结合为手段、学以致用为导向、多种证书作评估的教学模式,培养“工作态度好、专业技能好、英语交流好”的三好轮机工程技术人员。
现代远洋船舶被称为集高技术与高资本于一体的“流动城市”,该“城市”配备了从生活到工作所用的各类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轮机工程系培养的学生就是管理船舶所有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的机电全能工程师。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是我院重点系部之一,经过三十八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船舶工程技术和港口技术两大学科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毕业生以“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和英语应用能力强”受到行业的肯定和欢迎。随着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船舶建造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追求精度的提高。船舶建造行业招聘员工已不再大量招收普通操作工,而是转变为以招聘高素质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我院船舶与港口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又一次迎来了更好的机遇。
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有教职工51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名,青年理论教师全部由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组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与艰苦创业,船舶与港口工程系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思想作风好、学术造诣高、团结和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在校学生一千五百余名,设有船机工程、船体工程、船舶焊接技术、港口机械和机械制造工程等教研室。现开设船机工程、船体工程、船舶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辅助建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七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系部学科配套比较齐全,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实验实训条件过硬,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今天,船舶与港口工程系正紧紧围绕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确定的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很抓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机遇,按省级实训基地建设条件,高标准打造船舶与港口立体化专业构架。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坚持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为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和创造发展空间作不懈努力。 电气工程学院在我院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从我院船舶电气化与港口电气化这一传统专业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船舶、港口、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现有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港口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五个专业方向。其中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我院重点专业。
电气工程系学科配套比较齐全,师资和科研力量较为雄厚,全系在职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34人,其中副高职称11人、讲师12人,19人有硕士学位,双师型教师占87%。近年来,我系大力引进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创业,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思想作风好、学术造诣高、团结和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电气工程系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系还加强了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及学术交流,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和加强,在船舶、港口和智能楼宇行业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电气工程系办学条件优越,实验实训条件过硬,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建立了技术先进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现有电工电子实验和电工技能训练两个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室有:电工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电机电控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门机控制实验室、智能化楼宇实验室、电梯实验室、恒压供水及监控实验室、电气CAD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中心、电工技能鉴定中心、照明工程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工厂供电实训室、轮机电气评估实训中心、锚机控制实训室、船舶电站实训室、船舶电工实训室等24个。
经过多年的探索,电气工程系已经建立了先进、科学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目标明确,行业特色明显,专业适应性强,实用性好,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前身自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类学生以来,已经有近千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艺术设计(苹果动画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1200名。
信息工程系有教职工50多人,专业教师队伍以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是一支乐于奉献、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产业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信息工程系采用先进的IT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软件技术专业与国内IT职业教育第一品牌北京大学青鸟计算机教育集团合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锐捷网络学院合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引进美国苹果公司技术与设备,开展动漫与游戏人才培养。我系与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江苏软件园多家软件企业联合开展软件项目训练合作,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定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2006年被南京市授予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称号,被授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优秀考试站。
软件技术特色班(微软合作班)介绍:
2009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联合招收软件技术专业,微软合作班采取校企联办方式,由江苏微软技术中心与我院联合培养,主要专业课程及软件项目实训由江苏微软承担,考核合格学生100%由江苏微软推荐到软件企业从事软件技术工作。
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类):
江苏省教科院动漫试点改革专业,由北京依天万合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引进美国苹果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与方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除取得正规毕业证书外,还将获得苹果公司及北京电影学院专项证书,合作方与学院共同推荐工作,保证就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已建成国际贸易实训室、物流实训室、航运管理实训室、报关货运实训室、多式联运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实训室,并与龙潭港股份有限公司、宅急送南京分公司、广州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南京爱莎香精有限公司、南京腾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航母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上海翔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泰格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设立了实训基地。
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将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双证制”。先后与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外经贸企业协会、北京国培认证培训中心、阿里巴巴合作在学院设立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职业经理人、质量管理审核员、电子商务师资格培训考试点;与劳动部门合作在学院设立了助理物流师、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点;积极与海关、商检等部门联系,为学生参加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创造有利条件,并针对学生考证的需求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外国语言系是学院最年轻的系部,现设商务英语(海事方向)、商务英语(经贸方向)和商务英语(船舶方向)专业。现有在校生370余人。
外国语言系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现有教职员工69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2人。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是系师资的主要力量,他们团结协作,思想敏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突显了外语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年轻有为的时代特征。同时,该系还广开师资渠道,构建校外师资资源库,与在宁高校、企业密切合作,外聘了50余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外语教师和一批有着丰富实践阅历的企业骨干,作为师资的重要补充力量。 人文艺术学院下设社科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人文教研室、专业教研室,负责全院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为顺应经济发展,我系开设涉外旅游专业,培养具有涉外旅游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及文秘基础,能够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海上旅游场所从事管理和服务,及在其它机构从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人文科学系秉承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师资为关键、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零距离”、职业教育与职业标准有机衔接。实施多证制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和专业能力成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素质培养,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文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是我院最优秀的教学团队之一。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讲师10余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我系在办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系部与地方政府、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系部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对触网学生进行德育关怀和正确引导行动研究》,承担《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行动研究》、《高职学生和谐人生环境与德育创新研究》、《职业适应能力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等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人文科学系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旅游管理、文秘教育、航海数学、思想政治等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培养优秀的涉外旅游和涉外事务管理人才及其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委书记 马长世
院长 刘红明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刘志洲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志洲
副院长 曹志平
副院长 蔡步前
副院长 陈立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