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礼仪课程中对你触动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16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时时刻刻以“为人师表”为准则,踏踏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黄牛般执朴,生怕因自己的疏忽懈怠污了教育的圣洁,但在细节规范上做得仍不够。今读教科院编著的<< 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如沐浴春风,汲取细雨上,顿觉茅塞开,恨不得一气读完,禁不住大呼:此书来得甚好!读后既感兴奋又觉羞愧,兴奋的是自己在读书修身的路上又多了一位“良师益友”;羞愧的是教师礼仪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规范。
这本书从个人形象、师生关系、与家长沟通等多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礼仪素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是新时代教师的必修课。
读到第五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礼仪”,我不禁想起去年刚做班主任,面对新的三年级新生,不免有点缺乏经验。对一些问题学生,开学一个月便轮番与家长交流。读完此章后,才觉自己当时是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见到家长后,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揠苗助长的急切心情,一见面礼仪性地打过招呼后,便直奔主题,“你家孩子怎么习惯那么差?上课不会听讲,家庭作业又不够规范……”,这是与家长交流经常的方式。通过认真阅读分析,我才发现自己与家长交流太过直接,没有给家长留以情面,只顾谈学生的短处,却忽视了他们的长处。读完本章第三节“与家长日常沟通礼仪”,第12条“营造宽松的氛围”对我启发很大,“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比如:先倒一杯咖啡,说一些学生在班上有趣的事。在交谈时也要自然一些,显得亲切。开始时可先问一句:‘XX近来在家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家长好回答,从而能自然地进入交流。”第15条“谈学生缺点时要注意方式”,更让我认识到对孩子的评价应全面,先谈及优点,让家长能够“坐”得住,更要注意在谈及缺点时,不要用太过尖锐的语言。
第六章第一节“同事共处礼仪”,更是为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与同事和谐共处,互相促进,提出了具体而又全面的做法。特别是共处原则第三点“遵守‘白金法则'”对我的触动最大。所谓“白金法则”,就是“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以自我为核心,要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点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最称心和自在。它还意味着要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才能去使别人进得轻松、舒畅,这才是“黄金定律”的精髓所在。
集会礼仪、社会交往礼仪更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是教师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表现。做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不断通过读书、做事、育人来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 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对教师礼仪的阐述应时、全面、系统,我们一定要在细细研读的基础上,将此礼仪应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应注意丰富我们的礼仪素养,在校内,为教育、教学服务,以身示范;在社会,更要努力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认真学习、对照执行,严格要求,相互影响,形成习惯、提升素质。我们携手一道,让高密的教育事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飞跃!
第2个回答  2012-11-15
知识重要,礼仪也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