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演绎与资金运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一、货币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货币的产生,来源于交换。

在人类早期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慢慢的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个时候部落与部落之间就慢慢开始交换产品,逐渐的也就产生了货币。

早期的时候的一般等价物,就是我们常见的牛、养之类的,慢慢的人们觉得这个也不是很方便,总不能每次去交换,都牵着一堆牛羊出去,到了夏朝的时候,人们慢慢的开始使用贝壳来进行交换,因为贝壳本身并不具备和牛羊一样的价值,它的价值是人们赋予他的,于是货币讲究出现了。

但这个贝壳又很容易坏,而且也不容易保存,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很脆,可能稍微一用力,就都碎掉了,慢慢的国家通过政府的强制力开始铸币,就是我们历史书上见到过的什么刀币呀、赵铲币呀,包括之后的孔方兄啊,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开始逐渐比纸币所代替。

这些货币因为有了国家强制力来做后台支撑,就草鸡变凤凰,一下子身价暴涨,成了信用货币,变成了一种交易工具。

再之后,又衍生出了银行汇票、支票、本票、信用卡、信用证等一系列的货币衍生物。

货币衍生物的出现,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本质上来说,国家只是规定了货币的面值,但是货币真正的价值是其体现的人类的劳动价值,一旦这两者差异太大,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都会给企业及社会的经济活动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货币的演绎

在会计中,货币资金包括三个部分:库存现金(就是兜里的钱)、银行存款(存在银行的钱)、其他货币资金(一些指定用途的钱,包括银行汇票、本票、信用证、信用卡、外埠存款等)。

实际上,货币资金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不断随着经济活动来变换形式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货币资金的“来龙去脉”

(一)与资金去向有关的科目

(1)如果用货币资金去购买材料、商品或者生产工具及包装物,货币资金就变成了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等。

(2)如果是用货币资金去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同时是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3)如果销售了产品,没有收到钱,就是应收账款。

(4)没有到期的商业汇票,就是应收票据。

(5)如果企业先把钱付给了供应商,还没有收到货,就是预付账款。

上面说的通常都是在一年内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就能变成现金,我们称之为流动资产。

(6)如果用钱去买了设备、房屋等,货币就变成了固定资产。

(7)如果用钱去买股票,是为了控制和影响被投资单位,就变成了长期股权投资。

(8)如果用钱去买债券等金融资产,并准备持有至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9)如果用钱去买股票等金融资产,购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余管理,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如果用钱去购买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房屋,主要是为了出租或者是升值之后再出售的,就是投资性房地产。

(11)如果用钱去盖厂房或者安装、改良设备,就是在建工程。

(12)如果用钱去购买商标、专利就是无形资产。

资金的去向,一部分会演化成资产,还有一部分会演化成费用(日常经营活动利益流出)和损失(非日常经营活动利益流出);

(13)为了管理活动发生的流出,就是管理费用

(14)销售部门销售活动发生的货币流出,就是销售费用。

(15)为了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营业成本。

(16)为了营业活动缴纳的税款就是营业税金及附加

(17)为了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发生的货币流出就是所得税费用。

(18)企业被罚款或者其他意外导致的资金流出,就是营业外支出。

(19)企业资产发生减值,比如坏账、存货跌价等,导致的货币流出就是资产减值损失。

(20)企业的特殊业务活动(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等)导致的货币流出就是其他综合收益。

(二)与资金来源相关的科目

1、来源于所有者方面的

(1)如果是股东直接投入的,这就是资本,叫做实收资本。

(2)如果是股东后续投入的,超出所享有股份的那部分钱,就是资本公积。

(3)如果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得,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抵消费用和损失后形成利润,利润分配后,形成留存收益。

(4)如果是由于企业间接性的投资性资产收益增加,而形成的资金流入,叫做投资收益,抵消费用和损失后形成利润,利润分配后,形成留存收益。

(5)如果是由于意外形成的资金流入,叫做营业外收入。比如欠的钱不用还了等。

2、来源于债权人方面的

(1)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借款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就是短期借款。

(2)欠国家的税费就是应交税费。

(3)欠供应商的货款,就是应付账款。

(4)欠员工的薪酬,就是应付职工薪酬。

(5)其他方面的短期债务,就是其他应付款。

(6)如果预收客户的钱,还没有给客户发货,就是预收账款。

(7)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而且期限超过一年的,就是长期借款。

(8)购买设备或者融资租赁,合同规定付款期限超过一年的未付款项就是长期应付款。

                                            三、货币资金的循环

实际上,所有的会计科目,都是货币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演绎成的,因此,会计的核算对象也叫作资金运动。

具体来说,就是:资产的投入(股东投入、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循环(供应-流出、生产-形态转化、销售-流入)和资金退出(分红-股东、还债-债权人、缴税-国家)。

无论企业的具体业务类型是什么,资金运动的规律都是相似的。

以工业企业为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企业既要与供应单位办理结算,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各种材料款和材料运输、装卸等费用,又要取得适用的材料,为进行生产而储备必要的物资。通过供应过程,流动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从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制成为止的产品制造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企业的资金即由原来的储备资金转化为在产品形式的生产资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货币资金由于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而转化为在产品,成为生产资金。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使用时会磨损,这部分磨损的价值即折旧,转移到在产品的价值中,也构成生产资金的一部分。生产过程结束时,在产品制成为产成品,生产资金转变为成品资金。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完成其价值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出售所生产的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在销售过程中也会发生包装、运输、推销等产生的销售费用。以货币资金形态收回的销售收入可以补偿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耗费,以及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及筹措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通过销售过程,成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

综上所述,企业的资金经过供、产、销三过程,从货币资金形态顺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形态,最终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过程称为资金循环。由于再生产过程不断进行而引起的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工业企业资金在向国家交税、分配股利和利润、归还借款时退出企业。

因此,工业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是供、产、销经营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包括:

①由于经营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企业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

②企业在供、产、销的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情况。

③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配和解缴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