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孟良崮情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孟良 崮,山东中南部沂蒙山区一座石质小山,位于蒙阴、沂南两县之间。

一个地方出名有不同的因由,孟良崮出名缘于一场战役,它是主战场,在它的地盘上演了一场重要战役。

那场战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全歼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国民党整编74师。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74师师长、国民党反动派张灵甫,被当场击毙”。

这是曾经的语文教课书上的结论。

那场战役,共歼灭 国民党 军32680人,其中俘敌19680人,毙敌13000人。解放军牺牲约2043人、负伤约9300人,其它减员约846人,合计12189人 。

这是我在战役纪念馆内看到的数字。

后来,这场战役被命名为孟良崮战役,孟良崮也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再后来,在孟良崮主峰上树起了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山下建起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现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那天我们一行五人,在当地一位朋友陪同下,参观了纪念馆,并登上了那座山。

在纪念馆,导游小姐绘声绘色地讲当年的惨死战况,我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一是因为当了几十年兵,这著名战役的梗概已了知;二是随着岁月的推进,人们对一些事件在粗数结果时,越来越觉得过程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随行的妻子、战友的妻子及女儿,倒是兴趣得很。

也难怪,对于如此的场景,只是让她们听着也觉得惊奇。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去了孟良崮山。

那一仗是1947年打的。打了三天三夜,张灵甫是被击毙的。

张灵甫被击毙后,战斗就结束了。那些外围真救或是佯装救援的国民党弟兄们便各自撤退了。

据说有拚了命想救张灵甫的,但更多的是那些嫉妒张灵甫的佯救者。

生死关头考验真情,可是张灵甫却没有机会再一个一个地筛选真假了。

60多年风雨过后,已冲淡了当年的血雨腥风,那曾经的一片高高低低的山头与沟壑,如今大多已蒙上了绿色。

虽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但上山的路上,绿荫尚不足以遮阳。天气闷热,背着没有多少可照之处的相机,满身是汗,使心情更透出一种沉郁和烦躁。

一路向上走,无声无息。

行至张灵甫殒命处,停下脚步,对于任何一个游人来讲,这应该是必须驻足的一个地点。我也不例外。

此处如今已成为遗迹,这个当年张灵甫的指挥所,因岁月太久而已破败坍塌成为洞口。

不,连洞口也不是,只剩下一条缝隙。

或许这是历史故意的沉淀,想把这个地点沉淀着慢慢地埋藏起来。

埋藏不等于消失,但至少因了这种埋藏,会给人的目光一些淡忘,少了一些刺眼的血腥。

关于张灵甫之死,至今仍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张灵甫负隅顽抗,被率先冲上山来的解放军战士当场击毙。

第二种是,国民党带到台湾去的说法是,张灵甫率指挥部里的军官集体自杀成仁。

第三种说法是:张灵甫想要自杀,但未及举枪,我军将士已冲入洞内将其等悉数生俘,后一名基层指挥员因把一腔怒火化作几颗不理智的子弹,射进了这位一代名将的后脑。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也不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死法。

张灵甫之死,肯定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个真相。

真相,有时需要论证,有时需要猜测,有时则需要掩藏。

听朋友说,张灵甫的后人曾来到这里。不用说,我也难猜测到当时他们的心情。

“击毙张灵甫之地”不仅刺眼,而且刺心。

但面对历史,后人不管如何地悲苦,毕竟见到了先人魂落之处。此时在他们心里多的应该是祭奠,而不是怨仇。

听说,在张灵甫指挥部外的悬崖下,16日的下午,拼死攻击的解放军,曾经留下厚达7层的尸体。

之前,我一直认为,张灵甫应是一介武将。这次看介绍才知道,张其实是正宗的儒将,其人身材高大且容貌英俊,曾就读于 北京大学历史系 ,后投笔从戎入黄埔。

文北大,武黄埔,文武均是当时最高学历,且善书法,著有多本军事书籍及文章,张在文化素养普遍较高的国军将领中也可算是难得的才子。

如此才子,纠纠赴死,使我对这位抗日名将又有了另一番感想。

走下孟良崮,回想曾经的惨烈,发生在不同阵营的同胞之间,心中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不免自生叹息。

除了惆怅叹息,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忽然想起谁说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的一句话:真正的人类英雄是站在一个角落里呼唤和平的人。

我们需要民族英雄,我们也需要人类英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