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的记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实际上关于郑州之行过去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我也忽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的话题和思绪几乎总是游离于当下的现实之外,总是任由它在漫长的时光里停留和发酵,然后等到它差不多快要蒙上灰尘的时候再假装认真的拂拭一遍,其实,我也是个虚伪的人。

有的时候,想为一首歌,一种信念或者一点情怀而出走。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人是感性而充实的,而这样的人往往是卑微而空洞的,所以扑面而来的一点点的信念,一点点感情就可以填补一切,生活陷入了患得患失的困境中,即使我已经很清楚现在的一切,依然没有办法去改变。我的生活需要意义,我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或许是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地方,某段时时光,所以我去寻找。

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爱情曾经去过那里。多少次在火车上路过这城市,一个人悄悄地想起她。南京市民李先生在歌词里这样写道。于是我来到了郑州,我也想看一看这个城市的夜色撩人。我羡慕他的坦然和赤诚,拨起吉他,闭上眼睛,一张口就是平静的过去,像是反复温烫过的一壶老酒还留下的余味,我没有办法平静,闭上眼就是翻滚的浪潮。

所幸于我而言,郑州是一场不算顺道的邂逅,在旅途的最后一天晚上,赶着夜色的笼盖前抵达了郑州,这个城市的光芒刚刚点亮起来。明天,我将要从这里出发,用我这几天最后的精神看一眼这个城市的夜色。这个城市没有给人留下特别鲜明的印象,如果没有和这个城市有太深的羁绊,它是一个平淡安宁的地方。所以我也就不用特别费心的去想应该特意去哪里,走过几条巷道,穿过几次人潮,也算是感受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我总是擅长宽慰别人,对自己也总是如此。

可能是几天的旅途给我留下的错觉,郑州的夜里比西安的夜更加清凉,即使耷拉在书包上的外套已经有一半拖在了地上,我也没有力气去对它做什么改变。夜晚八点的风从空旷的马路上穿过来。这个城市于我而言,和所有的城市并没有太多不同,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表情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潮和一个挤满了人的空旷的城市。没有特意的去什么地方,站在最繁华热闹的天桥上,巨大的六角形的灯塔的光芒落在过往的人们的脸上。我挤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没有人认识,没有人在意,来来往往的人群甚至不会抬起头多看一眼。我总是看着各色各样的面孔带着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我猜测着这些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又去什么样的地方去迎接他们的生活,这是一场永远不会输而我总是赢的游戏,因为答案永远都得不到验证。他们很快又消匿在人群里。于是我越发的像一个飘荡的游魂。我享受站在陌生的人群里发呆的过程,来来往往的人走走停停,让我看起来就很热闹的样子。

当我一身疲倦的躺在青旅床上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想着赶快洗一个澡,然后就让我死在床上吧,真的,全身的细胞甚至头发丝已经都在对任何的运动产生了抗拒。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八点的闹钟响起来的时候,我竟然很快的又清醒过来了。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努力的假象,告诉自己的身体,看吧,我已经努力过了,可是我被床封印了。这封印的力量,嗯?力量嘞?

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平生不登嵩山顶,纵使英雄泪满襟。值得庆幸的是,我住的地方离嵩山登山口并不远,实际上整个登封市都建在嵩山的山脚下。为了使我的自虐过程能够坚持下去,上山的第一个商铺前,我就获得了一个重要的登山工具,一把蓝色的登山杖。果然登山杖才是爬山的灵魂,我早已经忘了昨天心里那个满脸鄙视的小人了,香啊,香。

爬山的过程是枯燥的,除了眼前满眼的绿色的山林,各种各样的路人,各种各样的庙宇,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仙,我躲在人群里汲取着别人的快乐和身体的沉重和更沉重,生理上的不适感可以分散我的精力,陌生的地方让我感到自由和安心。嵩山的主峰海拔在1491米左右,我算不清这是高还是低,与珠穆朗玛峰来做比较好像确实不太够看,但是明明我又爬了那么久,我不想否定自己的努力。所以,它还是很高的。

即使还没有登上最高的地方,但是这个城市的面貌已经在我的面前铺展开来了,一堆怎么拍都不会腻的人对着一片不会跑的地,疯狂按下快门。我眯着眼睛,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其实并没有看出来什么门道,眼前的是山,山下的是城,城里有房子和交错的马路,我看的很认真,仍然没有一个认识的或者看起来熟悉的地方,甚至我找不到来时的路。这个风,还是有点让人满意的。

随着海拔一步步的升高,除了与之增长的身体的疲累感,眼前逐渐开阔的视野,以及慢慢与之平齐的近处的山头。嵩山的最高峰处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封禅台,相传为武则天登山封禅拜将的地方。然而地面上除了因为几块地砖确失导致多边形的地面看起来十分坑坑洼洼的地砖,和几个看起来形状各异实则残缺但是摆放十分规律的石台,还在彰显着这个地方曾经的短暂的尊崇与华贵。说实话,我很难想象一大群人走了这么远的路,登了这么高的山,只为发表一下自己的演讲,而追随着众,应该不止生活需要仪式感。

不过当我抬头的那一刻,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自己来这里的自由。天空,蓝色的,云朵,白色的,很直白的形容词,很近的天空和很远的城市,和我看过的所有的天空都不同,没有蓝天下的突兀的伸出的枝叶拦住了视线,也不是从城市的楼顶切割出来的缺失掉一脚的蔚蓝天空,也不是城市的楼顶广阔的视野下映照的抹不去的城市的样子。这是自然的高度下的天空下的来来去去的人,匆匆的在快门里留下自己的僵硬的笑容。来去的风波动了山野的间的绿色浪涛,吹起鬓间飘扬的头发。我匆匆的下山了。

少林寺坐落在少室山脚下,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抵达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在嵩山少林门柱下合了影,以及各种各样的武器商店,如果不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活跃,险些快要以为店家会谄媚的过来:“少侠此去路途奔波,少不得几件趁手的兵器傍身。”天空很蓝,灯光亮起来,我很忧伤,没有人招待少侠,莫非看穿了本少侠的两袋空空如也。

晨光熹微中,少林寺的青石板道上,人群已经开始逐渐成了规模。透过厚厚的云层打下来的阳光,落在刻着嵩山少林的门柱上,越发显得庄严而隆重。穿过山门不久,转过弯就看见了少林比武擂台上飘扬的旗子,牧羊区坐落在比武擂台更深一点的地方,没有我想看到的牧羊女,也没有我不想看到的羊。

少林寺的正门看起来和在电视上看起来的没有太大的分别,又总是感觉和哪里又不太一样,斋房的门前有一尊弥勒佛的雕像,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规矩,来来去去的人都会摸一下圆滚滚的肚子,以至于肚子上看起来格外的锃光发亮,甚至于脚脖子上也有发亮的痕迹。少林寺的大门看起来并不十分气派,来来去去拥挤的人,在大门前和各色各样的陌生人同框。不禁得对自己这个时节过来的决定开始动摇。

没有想象中的宏大,很快我就逛罢了全场,怎么说呢,藏经阁里没有经书,方丈室里没有方丈,一群爱练武,勤操劳的外国友人,最最重要的是缺少了灵魂人物—扫地僧,少林寺的僧人们也都很和气,见人都是在笑,送了有缘人一块方丈开过光的纪念币,顺手拿走了我兑来的大洋,甚至还找了我两块钱,有零有整,有规有矩,少林重地,只收现金。

关于少林之行就此也算告一段落,五指峰上达摩像,少室山顶三皇庙自不必再叙,对于少林寺的印象,一直还停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天龙八部中高深莫测的扫地僧,倚天中少室山下的少年张君宝和郭襄,以及很多作品中点点滴滴的印象,在我的世界里已经慢慢的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少林。

因为本身就是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世界的,所以说不能用失望与否去形容,确实和我眼中的世界不一样,唯一可能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过这一次的文章确实让我明白了自己不适合写游记文,由于中间的写完全部部分的时间较长,所以心情波动会导致中间的风格有各种起伏。关于这个世界,努力去看不一样的东西吧,如果我们生来一场,不能够去体验未知的生活就匆匆老去,那确实不值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