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之老船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43)《边城》之老船夫

茶峒城边,有溪流宽二十丈,深不见底,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口方头渡船。管理这渡船的老船夫,住在溪边的白塔下,与孙女相依为命。

他是一个船夫,他管理这渡船已经有五十个年头,这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人。他年纪大了,却从未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经常会有过渡人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他却总是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别人坚持时,他便会好像吵嘴时一样认真地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实在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拿这些钱买茶叶和草烟,茶叶用来泡茶给过路人解渴,草烟则赠与有需要的过渡人。

他是一个乡下人,晒日头、淋雨水、挑分量重的担子,大吃大喝、挨饿受寒,所有分上的事都一一经历过了。饱经风霜的船夫对这世界有着从容积极的理解。他认为大有名头的人不生在自己所在啊地方也不碍事,有聪明、正直、勇敢、耐劳的年青人就够了。又以劝勉年轻的二老:“这世界有的是你们小伙子分上的一切,应当好好的干。日头不辜负你们,你们也莫辜负日头!”他有着朴实的品德、坚毅的性格,并用以教育孙女:“说定了的又翻悔,同茶峒人平素品德不相称,我们应当说一是一,不许三心二意。”“不管有甚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同时他也是善良的。他总是会准备发痧肚痛、治疱疮疡子的草根木皮,见过渡人神气不对,就忙匆匆地取来药,善意地勒迫这过路人使用他的药方,并告诉人这许多救急丹方的来源。而且他也绝不贪小便宜,买肉时,屠户总是不愿意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占那点便宜,他认为那是血汗钱,不比别的。所以他会先算好钱,猛的把钱掷到钱筒里。

他是一个长辈,对女儿、孙女是宽容疼爱的。他的女儿与士兵私定终身,士兵最后自杀身亡,女儿产下翠翠,忠厚的他并未用任何有分量额字眼去责怪女儿,并在女儿死后抚养孙女。对于翠翠,他是最疼爱牵挂的。他并不惧怕死亡,只担心翠翠在他死后孤苦无依。他时常想,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怜的母亲交给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她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手续清楚,他的事才算完结。他的这份责任感,大概是主要源于作为一个长辈对后辈的疼爱吧。虽然他的爱表现得有些拙劣,但终究是出于质朴的真心疼爱,才要小心翼翼为翠翠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并充分尊重翠翠的意愿。

平静安宁的边城里这样一个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勇敢正直、善良坚毅的老船夫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里悄然离世,留下了孤独的孙女,所幸的是,他的厚道,使他在这个同样淳朴的小山城里有能够信赖的朋友,孙女翠翠也由他的老朋友照顾,得以安稳。

这大概就是,“好人有好报”吧。船夫老了,但是船夫身上的气质不会老。

(2016.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