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竭泽而渔、高山流水是有故事的成语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1-21
响遏行云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释义】: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竭泽而渔
【拼音】:jié zé ér yú
【释义】: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响遏行云的故事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歌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
竭泽而渔的故事
【注音】jié zé ér y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综合他们意见取得胜利。
高山流水的故事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