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非洲的日子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翻翻那些发黄的照片,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2003年春节前接受了一个援外任务,在家人团聚的日子里要前往非洲工作。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想起03年的春节没有与家人团圆。回忆在非洲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时光匆匆已有14年了,但我每每回味都是恍如昨日的感觉。

   

当年,我在一家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任职,公司主营业务是海外劳务输出,对外贸易,对外工程技术承包等。在那些年里每一年业务繁忙但很充实,也非常热爱这份工作。

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有兴奋,有紧张,也有许多顾虑和不安。

面临家庭与工作两者之间的一个选择。当时儿子正在上高中二年级,是儿子最关键的时刻,家人也没有支持者,理由是非洲是一个恐怖的地方,去那么远,时间也不短,太危险了。一段时间我很纠结。

最后一种使命感让我勇敢的接受了艰巨的任务。

    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是非洲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小国家,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发索相邻。

官方语言:法语。人口数量1990万,国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撒哈拉沙漠,海拔500――1000米,境内非常炎热,是非洲板块最贫穷的国家,年平均温度36℃左右。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该国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全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常年基本处于干旱季节,严重缺水,饮用水就是靠在沙漠中打井抽地下水。蔬菜要靠进口,新鲜蔬菜每斤高达几十元人民币,没有猪肉吃,平常最多的就是羊肉,土豆,洋葱,玉米。当地黑人信奉伊斯兰教。总之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贫穷,落后,疾病,生存环境及其差。

    在大使馆把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我们一行20个人的专家组成员,前往尼日尔第二大城市马拉迪省 (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实施地)。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协调中,与各个部门对接,租房子,办理各种项目手续,到当地黑人部落拜见首领。专家们忙着选址,测绘,调整实施方案……。千头万绪,忙个不停,生活环境太差,气温高(每天都有40℃左右)让人无法忍受 ……。

    但当地黑人对我们比较友好,近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和配合,项目前期工作千头万绪,但进展还较顺利。

在那一个半月里,我每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睡眠严重不足,且经常停电,你都会被热醒,特别是屋子里墙壁上都有蜥蜴爬来爬去,夜晚睡觉心里非常恐惧,无法入睡。白天苍蝇蚊子更是喜欢光顾我们这些远方来客,在屋子里飞个不停,经常莫名其妙的呕吐。同事们面对这些困难特别想家……。对我来说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大家有一个信念,因为我们的身份是中国援外专家 ,只有出色完成任务,才有资格配得上这个人生中最有荣誉感的称呼。

2003年1月底工程如期开工了,整个团队的安全,工期进度,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每一个专家身体健康状况,人员思想状况等等每三天要给大使馆汇报 ,特别是专家们的安全问题压力是最大的。

      说实话,我在国内任国际公司任总经理期间,比在国外带一个小团队感觉轻松很多,但我对困难向来不轻易低头,经常找他们谈心,让他们安心工作,家里有什么困难帮助解决。慢慢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工作推进也很顺利。

每天我们都披星戴月的工作,由于气温太高的原因,无法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进行,早上四点钟出门,八点多钟就收工 ,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这个时间段无法工作,紫外线特别强,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钟到工地施工,我尽量抽时间与他们一块上班到工地。与他们并肩战斗在一线。

工作情绪都已稳定下来了,由于没有电视看,更谈不上玩微信,偶尔组织大家放假走访黑人生活的圈子去了解当地民风民俗,与当地黑人交朋友,融入其中也有利于我们的安全和工作,也是两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专家们到黑人家里做客也很兴奋,特别是看见黑人们一夫多妻制的时候津津有味。看见他们这些家庭老婆多,孩子多,住的几乎都是茅草屋,生活条件很差,但在他们脸上很少看见忧郁的眼神,大大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一张嘴满口洁白的牙齿很美。不管怎样一个很贫穷的大家庭相处挺和睦的。我们每次走进他们都会拉手与我们一块跳舞,尽管语言交流有障碍,但舞蹈,音乐和欢乐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一切都好起来了,大家不再叫苦,开心上班,工作顺利,生活也逐渐得到来了改善。可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疾病严重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疟疾开始在我们中间肆无忌惮的传染,一个人,二个人,三个人都发高烧(均在40℃以上),上吐下泻,寒冷发抖。最厉害时每天有五个人躺下,我也不例外地患上疟疾,这种疾病真的很可怕,控制不好会导致死亡……。

回忆在非洲的那些日子里 ,我收获满满,成长了,敢于直面人生中的困难。许多年来,我非常感谢我的那些援外战友的支持和努力!也很想念他们,挂念他们,有机会我还想回到非洲那块工作过的地方看看。这一段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也让我在以后的职场生涯中受益终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