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的意思

如题所述

词目:臃肿 拼音:yōngzhǒng
基本解释 1. [swollen]∶痈疽;肌肉肿胀 双足臃肿 2. [corpulent]∶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3. [too fat to move]∶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 4. [overstaffed]∶指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臃肿的机构 详细解释 1. 痈疽;肌肉肿胀。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旅病托栖》:“行不上,悲双足,都臃肿。我头炫晕,好似在雾云中。”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只因巴豆的性子极狠极烈,莫说吃下肚去,要泻死人,只消皮肤粘着了,也就登时臃肿起来,令人吓死。” 2.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南朝 梁 何逊 《夜梦故人》诗:“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颻蓬。”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庭槐高臃肿,屋盖素模胡。” 俞樾 《茶香室续钞·翁鞋》引 朱点 《东郊土物》诗注:“北人冬月,履纳绵絮,臃肿粗坌,谓之翁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靠东方的海上堆积着一层层灰色的云彩,臃肿而又厚实,迟缓地浮动着。” 3. 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清 汪懋麟 《洗象》诗:“自愧臃肿形,难为耳目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当头那人生得臃肿肥胖,唇上长了几根八字鼠须。”冰心 《分》:“他两臂直伸着,头面埋在青棉的大风帽之内,臃肿得像一只风筝!” 4. 谓文章、书法等显得笨重呆滞。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论书书》二:“点掣短则法臃肿,点掣长则法离澌。” 明李东阳 《麓堂诗话》:“世人学 杜 ,未得其雄健,而已失之粗率;未得其深厚,而已失之臃肿。”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义序》:“今之文支离臃肿,夸多斗靡,而决裂先正之规矩者至矣。” 5. 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国之无地方自治者,其国臃肿颓败不生活,虽庞然大物,亦号之曰废国。” 马南邨 《燕山夜话·“推事”种种》:“光从推事的这许多名目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僚制度庞大、臃肿、腐败、落后到何等惊人的地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1.痈疽;肌肉肿胀 如: 双足臃肿
2.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3.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17
1.过度肥胖,转动不灵。2.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第3个回答  2011-02-17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