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的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诸葛亮的故事—神机妙算救后代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昭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昭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昭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昭,昭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昭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温酒斩华雄
曹 操 招 兵 买 马, 会 合 袁 绍、 公 孙 瓒、 孙 坚 等 17 路 兵 马, 攻 打 董 卓。 刘 备、 关 羽 和 张 飞 也 追 随 公 孙 瓒 一 路 前 往。

董 卓 的 大 将 华 雄 打 败 了 18 路 兵 马 的 先 锋 孙 坚, 又 在 阵 前 杀 了 两 员 大 将, 非 常 得 意。

18 路 诸 侯 都 很 惊 慌。 袁 绍 说:“ 可 惜 我 的 大 将 颜 良、 文 丑 不 在, 不 然,就 不 怕 华 雄 了。” 话 音 没 落, 关 羽 高 声 叫 道:“ 小 将 愿 意 去 砍 下 华 雄 的 脑 袋!”

袁 绍 看 着 关 羽 不 过 是 个 马 弓 手, 就 生 气 地 说:“ 我 们 18 路 诸 侯 有 几 百 员 大 将, 现 在 却 要 派 一 个 马 弓 手 出 战, 会 被 华 雄 笑 话 的。” 关 羽 大 声 说:“ 我 如 果 杀 不 了 华 雄, 就 请 砍 下 我 的 脑 袋。”

曹 操 听 了, 十 分 欣 赏, 就 倒 了 一 杯 热 酒, 递 给 关 羽 说:“ 将 军 喝 了 这 杯 酒, 再 去 杀 敌。” 关 羽 接 过 酒 杯, 放 在 桌 上 说:“ 等 我 回 来 再 喝 吧!” 说 完, 提 着 大 刀 上 马 去 了。

关 羽 武 艺 高 强, 没 一 会 儿, 就 砍 下 了 华 雄 的 脑 袋。 他 回 到 军 营, 曹 操 忙 拿 起 桌 上 的 酒 杯 递 给 他, 杯 中 的 酒 还 没 凉 呢。

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三顾茅庐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刘备听谋士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学才兼备,于是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恰巧诸葛亮那天出门在外,刘备失望地回去了 。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没想到诸葛亮又是出外闲游。张飞是个急性子,本来他就不愿意再去,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来意,然后就回去了。
虽然,刘备回去了,可是他请诸葛亮的心并没有改变。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他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很鲁的说:"让我一个人去,如果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很生气的把张飞责备了一顿。
刘备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在那里直到诸葛亮醒来,才坐下来谈话,恳请他替国家做事。助他一臂之力。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吴主孙权听左咸之言,斩关公父子。呼闻张昭自建业来,曰“云长与玄德结义,今主公杀此人,江东祸不远矣”。权惊问何奈!昭曰可使人送与曹操。权从之,星夜送公首级与操。操闻讯尚喜,忽主薄司马懿言此吴移祸之法。操问破解之法。答曰刻香木之躯以配之,厚葬。操从之。是年,刘备果起兵攻吴!

一次,在战斗中,关羽被流失所中,伤得很重,箭头穿透了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是每到阴雨天气,左臂伤口处就会隐隐作痛。有位大夫(并非当时的名医华佗)说:“射中您的那支箭头有毒,现在毒已经渗入骨头。应该重新把伤疤揭开,弄破手臂,刮骨去毒,这样才能彻底地去除病根。”关羽二话没说,当即伸出左臂,命大夫破臂刮骨。当时关羽正在和将领们摆宴饮酒。大夫没有用麻醉药物就割开了手臂。鲜血直流,淌满了盛血的器皿。而关羽仍然若无其事的喝酒吃肉,与大家谈笑风生。在场的将领们大为震惊。关羽刮骨疗伤的事迹,一时传为美谈。

桃园三结义
过五关斩六将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彝陵之战
水淹七军
白帝城托孤
七擒孟获(欲擒故纵)
六进祁山
空城计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7
司马昭之心
本站儿童故事均为精心挑选,整理,如喜欢此故事请推荐给朋友!复制链接地址: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

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毋丘(毋丘,姓,毋音guàn)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毋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实在忍耐不住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文言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等着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大臣们知道要跟司马昭作对,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就劝他忍耐,不要闹出大祸来可是曹髦从怀里掏出一道预先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再说还不一定死呢说着,他进内宫去禀报太后哪里知道这三个大臣当中,倒有两个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了

二十岁的曹髦,根本不懂得怎样治司马昭他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了一队兵士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双方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动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一见皇帝自己动手,毕竟有点胆怯,有的准备逃了

贾充手下有个叫成济的,跟贾充说:您看怎么办?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贾充这一说,成济才胆大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去曹髦来不及招架,被成济刺穿了胸膛,跌下车来死了

消息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真的杀了皇帝,也有点着慌,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假惺惺装出悲伤的样子,跟一位老臣陈泰说:您说,叫我怎么办呢? 陈泰说: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帐司马昭很为难地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您再想想陈泰说依我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

司马昭一听不是滋味,就不吱声了

后来,司马昭用太后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把他废作平民,把曹髦被杀的事轻轻掩盖过去但是,大伙儿还是议论纷纷,怪司马昭不办凶手的罪,司马昭没法拖下去,就把杀害皇帝的罪责一古脑儿推给成济,给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
第2个回答  2011-02-16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造反称帝!
第3个回答  2011-02-16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不久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