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