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君礼贤下士什么意思

古代明君礼贤下士什么意思

“礼贤下士”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放下自己高贵的身份去结交。礼:礼节,即以礼相待,礼貌待人。贤:贤德,即指贤士、贤人(既有美德又有才能的人)。下:居下,下于,即指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贤士,旧指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今多指军队的士兵。
古代帝王将相“礼贤下士”很有一些典范,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齐桓公。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国力逐渐强盛,桓公因而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4
就是对有才华有道德的人放低身段施以尊敬的对待方式 比如曹操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茅庐、周公吐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