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公开宣读学生情书 违背了什么原则

如题所述

公开孩子的“情书”,除了让受众感到“现在的孩子真了不得,早熟得让人惊讶”之外,还可以反思存在的社会问题。比如,3岁半的孩子要妈妈给漂亮的女同学代写情书,称要给对方“买房”,这不正是高房价下社会问题的折射吗?推动社会改进,不正是“童年无忌”带给舆论的正能量吗?
  “小学生写情书”值得关注和探讨。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相比于成年人,他们的隐私更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接受新闻的时候,受众一般都有好奇心,这也是很多新闻得以引起轰动的原因。但如果媒体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和满足成年人的好奇心,就公开孩子们的“情书”,至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人人都是爆料者的网络传播时代,须更加重视围观的道德。相比于“热闹非凡”的自媒体,大众传媒更需要坚守责任和品格,不能以猎奇的态度窥探孩子的隐私,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话语,可能只是“有口无心”,不该被随意放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1
侵犯学生隐私!犯法的!
第2个回答  2015-04-21
忽视了对人起码的尊重
还有隐私权
第3个回答  2015-04-21
隐私权,应该私下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