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集》 里面的文章 要5篇

如题所述

冰心奶奶的《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 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再寄小读者》
亲爱的小朋友: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一定已经上学了;休息了一个暑假,重新回到学校里,一定感到新鲜而兴奋吧。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看了哪些好书或是戏剧和电影?访问了哪些英雄、模范?你们那里下过滂沱大雨了么?河水涨了么?你们参加防涝或是防旱的工作了么?这一个多月中发生过多少值得记忆的事情呵!你们把这些事情,都写在日记上了么?或是写在信上给亲戚朋友们看了么?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信写日记么?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么?是不是有时候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呢?还有,你们是不是也有“提笔忘字”,在信上日记上写下许多错字的时候呢?
今年夏天,我带两个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动物园。这两个孩子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很聪明活泼。那一回,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回来后他俩都写了日记。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字!),他只提到某月某日和什么人去逛了动物园,底下就像记帐似地列举了一些动物的名字,什么白熊、大象、猴子、狮子、斑马、孔雀等等,他觉得“好玩极了”,以后就回来吃饭睡觉了。第二个孩子却写了一千多字,他从那天的天气和动物园里的游人等写起,以及那些动物,如白熊、大象、斑马、孔雀等等的动作、形态和皮毛、羽毛的颜色,都写得十分生动鲜明;而且他把我对他们谈过的话,也记下来了!我说:“我小的时候,也逛过这个动物园,那时它叫‘万牲园’,里面只有几只很平常的动物,还有脱了毛的孔雀、老掉了牙的大象……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珍禽异兽,而且差不多每年每月都增加新的种类。”还有我对他们谈的许多外国动物园的情形,他也有条不紊地记下了。他的这一篇日记,写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错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没有去过北京动物园的人读了,会引起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的感觉。
这个孩子的老师和母亲对我所说的话,证实了我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好学生。他很喜欢语文课,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专心地听,笔记也写得很好,从来没有错字;他尤其喜欢读书,辅导员和老师介绍过的书刊,他总是读得很仔细,不但记住书里的故事,还把书里优美的、有力的字句和词汇,都摘记在一个小本子里。他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很多,又会灵活运用,因此他写起作文来,毫不费力,每次作文他都写得很好,写信写日记,也是如此。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是很满意的,对于他的作文,尤其称赞,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门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知识,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会了学好了语文,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其他的课文,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你们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许多思想性很高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老师们又讲得很好,你们应当抓紧学习的时光,好好地听讲,好好地写笔记,还要细看每个字的写法。把语文学好了,就会同那位写日记写得很好的小朋友一样,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到了你能够很好地掌握文字这个工具,使它能为表达你的思想感情而熟练地服务的时候,你将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而看你的文章的人,也会感到快乐的。
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北京。

樱花赞 欣赏
冰心
樱花是日本的骄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间到达的,日本朋友们会很惋惜地说:"你错过了樱花季节了!"你若是冬天到达的,他们会挽留你说:"多呆些日子,等看过樱花再走吧!"总而言之,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的象征。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日本到处都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它是莲灰色的。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枝花低垂的枝垂樱,"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掩映重叠,争妍斗艳。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中有:

……

墨江泼绿水微波

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樱花歌

……

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侠聚作萃渊薮

……

十日之游举国狂

岁岁�虞朝复暮

……

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盛况。"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写出许多"人生短促"的凄凉感喟的诗歌,据说樱花的特点也在"早开早落"上面。

也许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是那么灰黯。虽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樱花的时候,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当我穿过园穹似地莲灰色的繁花覆盖的甬道的时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阵低沉的感觉。

今年春天我到日本,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到处都看了樱花,在东京,大阪,京都,箱根,镰仓……但是四月十三日我在金泽萝香山上所看到的樱花,却是我所看过的最璀璨,最庄严的华光四射的樱花!

四月十二日,下着大雨,我们到离金泽市不远的内滩渔村去访问。路上偶然听说明天是金泽市出租汽车公司工人罢工的日子,金泽市有十二家出租汽车公司,有汽车二百五十辆,雇用着几百名的司机和工人。他们为了生活的压迫,要求增加工资,已经进行过五次罢工了,还没有达到目的,明天的罢工将是第六次。

那个下午,我们在大雨的海滩上,和内滩农民的家里,听到了许多工农群众为反对美军侵占农田作打靶场奋起斗争终于胜利的种种可泣可歌的事迹。晚上又参加了一个情况热烈的群众欢迎大会,大家都兴奋得睡不好觉,第二天早起,匆匆地整装出发,我根本把今天汽车司机罢工的事情,忘在九霄云外了。

早晨八点四十分,我们从旅馆出来,十一辆汽车整整齐齐地摆在门口。我们分别上了车,徐徐地沿着山路,曲折而下。天气晴明,和煦的东风吹着,灿烂的阳光晃着我们的眼睛……

这时我才忽然想起,今天不是汽车司机们罢工的日子么?他们罢工的时间不是从早晨八时开始么?为着送我们上车,不是耽误了他们的罢工时刻么?我连忙向前面和司机同坐的日本朋友询问究竟。日本朋友回过头来微微地笑说:"为着要送中国作家代表团上车站,他们昨夜开个紧急会议,决定把罢工时间改为从早晨九点开始了!"我正激动着要说一两句道谢的话的时候,那位端详稳静、目光注视着前面的司机,稍稍地侧着头,谦和地说:"促进日中人民的友谊,也是斗争的一部分啊!"

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像点着的焰火一样,从心灵深处喷出了感激的漫天灿烂的火花……

清晨的山路上,没有别的车辆,只有我们这十一辆汽车,沙沙地飞驰。这时我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簇拥着雨后盛开的几百树几千树的樱花!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

下了山,到了市中心,街上仍没有看到其他的行驶的车辆,只看到街旁许多的汽车行里,大门敞开着,门内排列着大小的汽车,门口插着大面的红旗,汽车工人们整齐地站在门边,微笑着目送我们这一行车辆走过。

到了车站,我们下了车,以满腔沸腾的热情紧紧地握着司机们的手,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忙,并祝他们斗争的胜利。

热烈的惜别场面过去了,火车开了好久,窗前拂过的是连绵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但是我的眼前仍旧辉映着这一片我所从未见过的奇丽的樱花!

我回过头来,问着同行的日本朋友:"樱花不消说是美丽的,但是从日本人看来,到底樱花美在那里?"他搔了搔头,笑着说:"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在日本,樱花就是多!山上、水边、街旁、院里,到处都是。积雪还没有消融,冬服还没有去身,幽暗的房间里还是春寒料峭,只要远远地一丝东风吹来,天上露出了阳光,这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起!不管是山樱也好,吉野樱也好,八重樱也好……向它旁边的日本三岛上的人民,报告了春天的振奋蓬勃的消息。"

这番话,给我讲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樱花开遍了蓬莱三岛,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远给日本人民以春天的兴奋与鼓舞;一个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动,做成了对于某些花卉的特别喜爱。金泽的樱花,并不比别处的更加美丽。汽车司机的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地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让友谊的轻舟,激箭似地,向着灿烂的朝阳前进!

深夜回忆,暖意盈怀,欣然提笔作樱花赞。

《拾穗小札》
冰心

花光和雪光从湛江回来,眼前总是萦绕着湛江的醉人的景色,平常所熟悉的北京窗前的
一切,似乎都显得暗淡了。直到前几天一觉醒来,看见檐前光辉夺目,赶忙爬起凭窗一望,
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软软地一白无际,几只寒雀在蒙着一层雪片的枯枝上
啁啾上下;几个上学的、穿着红色蓝色“棉猴儿”的孩子,手里握着雪球在新扫出来的一条

小道上,嚷着笑着地奔走追逐。琉璃世界之中,亭立在小山上的几棵白皮松,衬托着这几个
跳动着的红蓝的小点,显得加倍地清新、庄严、活泼。一阵快乐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
们祖国的冬天无论在地北天南,都是这样地可爱呵!

我又神游于十天以前,我在湛江的寄居地点,那是湛江海滨招待所,光这“海滨”二
字,就给人以一个醍醐灌顶的清凉的感觉!我的窗外是一丛小酒瓶那样粗的翠竹,翠得发
墨。翠竹的旁边,就是几棵高与人齐的“一品红”,喜盈盈、红艳艳地开满了盘子大小的大
红花;这后面是一行白玉兰树,叶子是浅绿色的;玉兰树的后面,又是一行相思树,叶子像
眉毛一般,细长细长的,树梢开着黄色的小花;相思树的后面,是一行英雄的木麻黄树,这
种树,值得我们大书特书,讴歌颂赞!论它的形象,真是刚健婀娜,有松柏之佼佼,又有杨
柳之依依,它的直立的躯干,长针形的叶子,比柳坚强,比松柔媚,远远望去,郁郁葱葱
地,总像笼罩着一身轻纱似的烟雾。这种树,还有一个最惹人怜爱之处,就是它爱海,越是
把它栽在海滨,受着海风,沐着海涛,它越是长得快!湛江的人民,摸着了它的禀性,以农
业合作化的威力在八百公里长的海岸上,密密层层地建立起木麻黄树的长城。这几千万棵
树,就像并肩交臂、迎风欢笑的披着长发的姑娘,在海浪喧哗摇撼之中,聚沙垒石,与海争
地……聪明勇敢的湛江人民会告诉你,这些树给千百年来受着海水风沙祸害的人们,带来了
多大的幸福!

话一说就远,我应该勒住我笔头的野马,谈一谈湛江的“花光”。在湛江,真是有花皆
艳,无叶不香!除了一品红之外,那边的红花,品种多到不可胜数,湛江人把红花太看得贱
了,单瓣的,双瓣的,垂着长蕊的,……只要是红色的,都笼统地回答你说:“没有什么特
别名字,横竖是大红花呗!”那种司空见惯的自豪而又“无所谓”的神情,叫人又羡又妒!

在那边,不但花香,叶子也是香的,香茅草长得遍地,还有什么香根、大叶桉、小叶
桉……随便摘下一片叶子,在手心里揉一揉,都是清香扑鼻。多么饱满肥沃的地脉呵,十二
年来,人民翻了身,地脉也解放了,它尽情地、涌流不息地从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上呈现
发散出自己万千年来蕴积的艳色与浓香!

湛江是红艳艳的,北京是白灿灿的,在这天南地北之间,游观居住的新中国人民,是无
比的幸福的!我心里在这样地歌颂感谢着。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作者 冰心【原文欣赏】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但是,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分秒必争的中国人民,是不肯让它多睡懒觉的!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来把它吵醒。
大雪纷飞。砭骨的朔风,扬起大地上尖刀般的沙土……我们心里带着永在的春天,成群结队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去吵醒季候上的春天。
我们在矿山里开出了春天,在火炉里炼出了春天,在盐场上晒出了春天,在纺机上织出了春天,在沙漠的铁路上筑起了春天,在汹涌的海洋里捞出了春天,在鲜红的唇上唱出了春天,在挥舞的笔下写出了春天……。
春天揉着眼睛坐起来了,脸上充满了惊讶的微笑:“几万年来,都是我睡足了,飞出冬天的洞穴,用青青的草色,用潺潺的解冻的河流,用万紫千红的香花……来触动你们,唤醒你们。如今一切都翻转了,伟大呵,你们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
春天,驾着呼啸的春风,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飞起了。
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中,大地上一切都惊醒了。
昆仑山,连绵不断的万丈高峰,载着峨峨的冰雪,插入青天。热海般的春气围绕着它,温暖着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开了,融化了;亿万粒的冰珠松解成万丈的洪流,大声地欢笑着,跳下高耸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黄河,流入长江,流入银网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在那里,早有亿万个等得不耐烦的、包着头或是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老幼,揎拳掳袖满面春风地在迎接着,把它带到清浅的水库里、水渠里,带到干渴的无边的大地里。
这无边的大地,让几千架的隆隆的翻土机,几亿把上下挥动银光闪烁的锄头,把它从严冬冰冷的紧握下,解放出来了。它敞开黝黑的胸膛,喘息着,等待着它的食粮。
亿万担的肥料:从猪圈里、牛棚里、工厂的锅炉里,人家的屋角里……聚集起来了,一车接着一车,一担连着一担地送来了。大地狼吞虎咽地吃饱了,擦一擦流油的嘴角和脸上的汗珠,站了起来,伸出坚强的双臂来接抱千千万万肥肥胖胖的孩子,把他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这些是米的孩子,麦的孩子,棉花的孩子……笑笑嚷嚷地挤在这松软深阔的胸膛里,泥土的香气,熏得他们有点发昏,他们不住地彼此摇撼呼唤着叫:“弟兄们,姐妹们,这里面太挤了,让我出去疏散疏散吧!”
隐隐地他们听到了高空中春幡招展的声音;从千万扇细小的天窗里,他们看到了金雾般的春天的阳光。
他们乐得一跳多高!他们一个劲地往上钻,好容易钻出了深深的泥土。他们站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春天的充满了欢乐的香气,悠然地伸开两片嫩绿的翅叶。
俯在他们上面,用爱怜亲切的眼光注视着他们的,有包着花布头巾笑出酒涡来的大姑娘,也有穿着工作服的眉开眼笑的小伙子,也有举着烟袋在指点夸说的老爷爷……
原来他们又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春天在高空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笑着自言自语地说:“这些把二十年当作一天来过的人,你们在赶时间,时间也在赶你们!……”
春天掮上春幡赶快又走他的云中的道路。他是到祖国的哪一座高山、哪一处平原、或是
哪一片海洋上去做它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工夫去管它了!
横竖我们已经把春天吵醒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8
亚非作家的战斗友谊

我们亚非作家的代表们,驾着轻快的春天的翅膀,怀着兴奋而又愉快的心情,
飞过嵯峨的山岭,渡过宽阔的海洋,越过茫茫的沙漠,我们热望着在尼罗河边,灿
烂的阳光里,榕树的浓荫和玫瑰的清香之中,紧紧地握起我们的新知和旧友的火热
的手,兴奋地说:亲爱的同行们,我们不是平常的朋友,普通的相知,我们都是从
“世界文化的摇篮”的亚洲和非洲各地来的,我们的民族都有最光荣的历史,我们
的人民也都受过或者正在受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作家,我们是我们的人民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大军里的一队尖兵。
我们的武器是我们的一支笔,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队,但是我们一见便亲!因为
我们的友谊不比寻常,这是血和汗凝成的牢不可破的战斗的友谊。

我回到自己的祖国,已经有三个星期了,而开罗会议的印象却至今悬在眼前,
我想起那座庄严的国会大厦,我想起那所温暖亲切的“大力士”旅馆,在这里面,
我听过多少慷慨激昂的发言,有过多少剖肝沥胆的谈话,看过多少勇敢愤激的面庞,
和乐观兴奋的眼光 这许多零零碎碎的回忆,都像一首首雄壮的战歌在我耳边荡漾,
鼓舞着我举起我的笔枪,在整齐的步伐中,跟着这支雄壮的义师前进。

可以肯定地说,到会的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代表,对于本届亚非作
家会议的重要性,是有充分的估计的,对于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作家在亚非人民
反帝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的作用”,是有彻底的了
解的,尤其是正在帝国主义者的铁蹄下艰苦反抗的人们。在第三小组——就是讨论
发展亚非国家的民族文化和重新估价亚非人民的历史小组里,当讨论到反对形形色
色的帝国主义的时候,一位非洲的女代表大声疾呼地说:我们必须明白地写出“以
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字样。请问在亚洲、在非洲,那一个帝国主义者对亚非人民的
侵略压迫,不受到美帝国主义者的支持?那一个老殖民主义者勉强退出的地区,不
是由比狼更狡猾的狐狸——美国,这个新殖民主义者来填补位置?美帝国主义者,
无论他作尽多少虚伪欺骗的宣传,放出多少伪装的“和平队”、“传教士”和“教
授”;亚非人民从自身痛苦的经验里,是把这个首恶元凶一眼看到底的!

我会见过一位莫三鼻给的、只有二十六岁的青年。他很沉稳,也很热情,多年
的艰苦的反帝斗争,锻炼得他像一个中年的战士。我们谈着许多问题,他的那种斩
钉截铁、毫不含糊的见解和论断,使我佩服。

安哥拉的代表,在会场上送给我们一份《安哥拉团结报》,报上有几张惨不忍
睹的、被葡萄牙帝国主义者割下示众的安哥拉人头的相片,旁边几个大字是:“安
哥拉人民只剩下武装斗争这一条道路了!”当逼到绝地的被压迫的人民,走上一条
唯一的正确的道路的时候,任何近代锐利的武器,都不能挡住他们的冒死前进的。

人民的英勇斗争,给作家笔头的烈火下,添上堆积如山的干柴,亚非作家们从
心底认识到,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就谈不到文学。喀麦隆的代表说得好,“今
天,殖民制度在人民武装的痛击下,正在倾塌之中,帝国主义的恶魔正在血泊里挣
扎颤抖,哪一个亚非作家能够接受‘为艺术而艺术’、或是‘文学应该和政治分家’
的理论?尤其是在今天,任何一个接受‘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事实上就是出卖
自己的才能,做了杀害我们的人民和文化的同谋罪犯!”这个大义凛然的发言,怎
能不使满座动容,而同心同德地奔向我们亚非作家们所公认的唯一的创作的道路呢?

我们要永远团结在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旗帜下,和我们的人民在一起,为争取民
族独立和世界和平而斗争到底。

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
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
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
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
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
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唧唧呱呱地,
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
气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
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骀荡的东
风里哗哗地响着。

我们站了一会,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折的地方,总和一群一
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
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
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


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天
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起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
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
看不好看?”他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他说不出
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着说:

“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
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
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
找不到春天的!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2年5月6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
札》。)红孩子的话

——为故事影片《红孩子》的小演员作射在我的脸上;您的右手把太阳的热,

传到我的肩头

亲爱的毛主席!

我们六亿人民的父亲!我们不是长春人,我们来自北京,

但是,在您的阳光普照下,我们永远都是红孩子,

我们都是生长在瑞金!

(本篇最初发表于《上海电影》1962年5、6期合刊。)王忆慈

从城里回来,客厅里已经有人在等着我!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笑盈盈地站起来,
迎上来和我握手,“您还记得我吧?

王忆慈——老母鸡 ”我高兴地搂起她来,“怎能不记得?

你简直是个大人了,听说你当了保育员了,这下子可真成了老母鸡了!”

我认识王忆慈,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的房子离我女儿的学校很近,一
放了学,她的同学们都到我们家里来温课。说是温课吧,女孩子们在一起,就像小
鸟儿一样,吱吱喳喳的,她们端几张小椅子围坐在廊子上,又说又笑,常常闹得我
看不下书,也写不出文章,但是若有一天,她们忽然不来了,我又感到闷得慌。

这几个女孩子,都是属牛属虎的,也都有“外号儿”,比方说什么“小猴”,
“傻丫头”,“胖奶奶”等等,“老母鸡”最小,大家也叫她小妹。其实她不一定
最小,她们“叙齿”的那一天,我在窗内听见大家问她:是哪一月哪一天生的,她
说:“我只知道我是属虎的,我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不在家,两年后,父亲回来,
母亲已经死去了 ”这些话使得这一群小鸟似的女孩子们暂时静默了下来,我站起
来,从窗内细细地看了王忆慈一眼:小小的个子,两条细辫子垂在胸前,脸上微微
的有几点雀斑,眉清目秀,一团儿的天真和温柔——这时大家几乎是同声地说,
“不知道没关系,就算你最小,我们都是你的姐姐!”说着大家把王忆慈围了起来。

后来我问我女儿,王忆慈的外号儿是怎么来的。我女儿笑说:“王忆慈最喜欢
小孩子,到哪儿都是一群一群的孩子围着她,就像一只老母鸡似的。”因此当她们
这一班高中毕业了,王忆慈没有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而去当一个托儿所的保育员
的时候,大家都不觉得奇怪。

这一天,我们坐在我院子里的树下闲谈,王忆慈说:“我的父亲愿意我学医,
我也完全同意,五年前的夏天,正在我准备大学的入学考试的时候,我们胡同里成
立了一个托儿所,院子里几位年轻妇女刚参加工作,都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了去。
可是李大嫂从外面回来,眼睛通红,我问她怎么了?她不好意思地勉强笑了笑说:
‘刚才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孩子到门口不肯进去,那个保育员出来了,一点笑容也
没有,嘴里说:怕什么,快进来!一面连拉带扯地把孩子拉走了,我站在门口,听
见孩子在里面哭,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其实呀 真是 ’

“您知道我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出差的时候多,我是寄养在人家长大的,我
的那个干妈待我一点也不好,后来,父亲在北京长住了,每逢星期六,他下了班就
去接我回来,星期天下午又把我送去。我记得那时父亲的那一间衾枕凌乱、桌椅蒙
尘的屋子,对我已是天堂!我们吃完饭,父亲默默地抱着我坐在灯前,他用长满了
胡子茬的脸,挨着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忆慈呵,你想什么呢?怎么总是傻子似
的?’总要到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是睡在父亲身边的时候,我才活泼了起来,有
说有笑,父亲做饭洗衣服,我给他拿这个递那个,跳跳蹦蹦地,父亲也显得十分高
兴,到了下午,看到父亲替我归着东西,我就又‘傻’了,我低下头,两只手紧紧
地抓住一块手绢,坐在床角里,一直坐到该走的时候。到干妈家的路上,我的脑子
里只涌现着干妈冰冷的脸,‘怕什么,快进来!’就是第一句打进我的头里的话—
—而这句话恰恰就和李大嫂刚才所重复的一字不差,我的双手忽然颤抖起来了!

“到了我进小学的年龄,我说什么也不到干妈家去了。我告诉父亲我会管自己,
还会帮他做事。从那时起,我和父亲快乐地生活着,我从小学读到高中。

“我们院子里的孩子都和我好。第二天,我看到李大嫂的孩子又哭着不肯去托
儿所,我就同李大嫂说,‘您把他先放在家里吧,我替您看着。’李大嫂说:‘那
怎么行呢?’可看见孩子拉住我不放,她也就忙忙的上班去了。别的孩子看见李家
的孩子不去,他们也都不去了,直拉着我转圈儿。我有些后悔,我想,这样做岂不
是拆托儿所的台?过了几天,听说那位保育员嫌累,不干了。街道上几位委员急得
直转磨。我忽然想,我来当吧,那怕先做一年,等托儿所有了人,我再考大学也不
晚。

“托儿所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唱歌吧,跳舞吧,这些我都不怕,只是整天的
一个人带三四十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脾气,有时也真心烦。但是我一想到我自己
小时候的苦处,再看看每一个孩子,觉得个个都可爱。头几天乱过去了,孩子们很
快地便和我熟悉起来,当我每天站在托儿所门口,看到孩子老远地看见我,就挣脱
母亲的手,欢笑着向我奔来的时候,我的心中就阵阵地发热,母亲们笑着走了,我
的眼泪反而落下来了

“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母亲们更是兴高采烈地支持,我们的托儿所渐
渐地不但办日托,也办了全托。奇怪得很,这时不但母亲们不让我离开,我自己也
不肯离开了——事实就是这样,我一直干了五年,我想,我还要一辈子干下去 ”

说到这里,她忽然低头看了看手表,连忙站起来,抱歉地说,“我该走了。今
天是星期六,有个孩子家里打来电话,说是他妈妈摔了脚,没人来接,我就把孩子
送回去了,恰巧他家就在这附近,就顺便来看看您 ”

我恋恋不舍地送她出来,我说,“忆慈,你是个受到表扬的保育员,请告诉我,
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你,使你以保育儿童做终身的事业?”

她低了一会头,想了想,笑了,“开始的时候,我是以我的干妈做我的反面教
员,回忆痛苦的过去,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从前的自己,从心里加意地体贴照顾。
这些年来,受了更多的社会主义的教育,我进一步体会到,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不
但是父母们的儿女,也更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小公民,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快乐、勇
敢、爽朗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值得我献上终身的心血的。这话也许说得太高太
远了吧?事实就是这样 ”

她匆忙地笑着和我紧紧地握了握手,就走了。我呆呆地目送着她,直看着她转
过墙角

五年前在我窗外坐着的那些女孩子,都已愉快勇敢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了。
王忆慈是其中的一个。在“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气氛中,我特别想起她,因记之如
上。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日报》1962年6月1日。)《春秋故事》读后

有人给我送来一本《春秋故事》①,我拿起从头看去,看得我满心欢喜,不由
得拿起笔来,写几句介绍的话。

这话说起来就远了!这些年来,我有过不少的机会和青少年谈话,这些求知欲
十分旺盛的孩子,常常对我表示他们的苦恼,就是他们感到他们的知识领域里,缺
乏着一种很基本很宝贵的东西——祖国历史的基本常识。有些中国的成语,说出来
他们不懂,有些中国的历史人物,说出来他们不认识。

找书看吧,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看起,而且文言文看起来有困难,就是看懂
了,也不知道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年月,究竟离他们的时代多远?发生在什么地方,
就是说发生在现代的什么地方?比方说吧,他们听到“老马识途”这句成语,他们
就去找这个故事的出处,他们找到了从前的《国文教科书》中的一课: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故道。

①《春秋故事》,林汉达编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者看了这一
段,即使他们知道桓公是齐国的国公,管仲是齐国的大臣,齐国是在现在的山东省,
但是孤竹国在哪里呢?

这事情发生在什么年月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他们读过的故事,在他们脑
子里的历史和地理的图表中,安不上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本《春秋故事》的好处,就是把中国历代的历史故事,按着年代,以常见的
成语为题,比如《千金一笑》、《一鼓作气》、《搜孤救孤》、《卧薪尝胆》 一
段一段地用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既明白又生动的讲述下去。最好的是,遇到
年代就注上是公元前多少年,遇到地名,就注上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比如说《老马
识途》这一段吧,我们看过之后,就知道这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63年,离现在已
有二千六百二十五年了。孤竹国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庐龙县到内蒙古自治区朝阳县一
带地方。还有更好的是,遇到难字,比如古地名,人名,也都给注上音。这使我想
起,我自己小的时候,没日没夜地看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当
看得入迷的时候,遇到难字既顾不得问人,也不会查字典,就这样牵强附会地读了
下去,所以到现在有些难字,还是照着几十年前我自己给安的字音念的!这本《春
秋故事》,前面有一幅“春秋地图”,古代的地名印的是红字,现在的地名印的是
黑字,两两印证,一目了然。后面还有“中国通史年表”和“春秋大事年表”,以
及“难字注音表”。这对于我们的小读者,甚至于像我这样的老读者都有极大的帮
助的。

正如编者在前言里所说的:“咱们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哪一个国家都长,
有意思和有趣儿的历史故事,比哪一个国家都多。”我们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历史宝
库,我们中国的小读者,也应当是最幸福的。我自己一直都在想望着会有《春秋故
事》这样的适宜于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国历史故事出世,现在,我的愿望实现了,而
且编者还说:“我们打算从古到今,编一套《中国历史故事集》。”这真是一个好
消息!我和万千的小读者一起,都在兴奋地等待着!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62年6月1日。)孩子们的作品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夕,各报纸刊物上都刊登有儿童的作品,也有文章,也有
图画。看了实在叫人兴奋、喜欢。我甚至于想,为什么每年在儿童节时候,报纸编
辑们总是紧张地向大人们要稿呢?如果每年这时候,多刊登些孩子们自己的作品,
定会耳目一新,孩子们得到了观摩和鼓舞,大人们也得到了快乐和启发。

文艺作品是时代的风雨表,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当时社会的思想感情,比方说,
小朋友童天齐写的那篇《雨》吧(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第六版),
他说:“好雨!
第2个回答  2011-02-18
爱爱,有亲情的爱;有情侣的爱;有博大的对世界的爱。但无论哪一种,只要有了爱,人生都会灿烂无比的。 一 一个女乞丐对她不得不以身相许并开始对他萌生爱意的男人说:以前和妈妈在一起,不论是行骗还是乞讨,感觉心里都是空空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高兴。现在和你在一起,心里觉得好充实,感觉好快乐! 这是电视上一部武侠片里的片段。那个女孩子,她不明白的事情我却知道,那是因为她的心里生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爱! 爱,当它不由自主的生发了,就象一个光,充斥于心,照亮了心的每一个角角落落,把人的心灵填充的满满当当的,让人感觉不到空虚和沮丧。 爱由心生,把丑恶的仇恨驱逐的逃跑,让温暖的风时时的吹拂,把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无私的微笑的照耀。 爱,在心底萌生,把人生的灯点亮。 二 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小儿麻痹症使得他从小不能象正常孩子一样成长。但他的父亲,一个陪伴儿子成长的伟大的父亲,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把他培养成一个即将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高才生。是什么样的毅力让一个平凡的父亲做出了如此不平凡的事情? 是爱,是亲人无私的爱,是血浓于水的博大的爱,造就了一段生命的奇迹。 三 婚礼上,坐在轮椅上的新郎许下一个愿望:我要站着揭去新娘的红头纱!之后,他努力着,头上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忍着腿部的巨痛,终于站了起来,亲手摘下了心上人的红头纱,然后再也支撑不住的坐回轮椅。他的喘息未定,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的热泪盈眶,激动又惊奇,新娘更是伏在他的身上嘤嘤而泣。 这种力量就是爱,惟有爱才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惟有爱才能创造奇迹,惟有爱才能战胜一切。 爱,无时无刻的存在于人的内心。让她生发,让她博大,让她茁壮成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让世界充满爱!那样,我们的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的有希望,也会多了很多的美好。 答案补充
一 只 小 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