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树上的"毛毛虫"是什么?

不知道那是什么树,但是在北京街道上有很多这种树,春天树要发芽的时候就有这种“毛毛虫”长出来。那是树在发芽长叶么?

树上的毛毛虫是刺蛾的幼虫。

刺蛾是鳞翅目刺蛾科昆虫的通称,大约有500种。分布全球,多数在热带。幼虫肥短,蛞蝓状。有的幼虫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受惊扰时会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刺蛾幼虫多被称为毛毛虫。下图为黄刺蛾的幼虫、茧及成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5
你是说杨树开的花吧,一串一串的,象毛毛虫一样。有的地方叫“杨树芒子(音)”

听说还可以吃呢,不过俺没吃过。下面这位老兄吃过:
http://www.fjlm.org/showthread.php?postid=167328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25
刺蛾类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已知90余种。重要的有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 Walker)、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为园林植物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发生规律

(1)黄刺蛾。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间化蛹。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成虫羽化多在傍晚,白昼伏于叶背,夜出活动产卵。有趋光性。每雌产卵50~70粒。卵期5~6d,老熟幼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黏液造茧。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其为害一般年份较第一代为轻。

黄刺蛾的天敌有上海青蜂(Chrysis shanghaiensis Smith)和刺蛾广肩小蜂(Eurgtoma monemae Ruschka)等,其幼虫及蛹被寄生率较高。

(2)褐边绿刺蛾。在长江以南1年2—3代。以幼虫在树下及附近浅土层中结茧越冬。在湖南一带以老熟幼虫在树下部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6月成虫羽化产卵。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6—7月、8~9月。初孵幼虫有群集性,4龄后分散为害。

第一代幼虫部分在叶背结茧化蛹,有的在浅土层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3)褐刺蛾。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的疏松表土层或草地丛间;树叶堆和砾石缝中结茧越冬。次年5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上旬为羽化产卵盛期。第1代、2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具趋光性。

(4)扁刺蛾。华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幼虫开始取食卵壳和叶肉,3龄后开始啃叶形成孔洞。5龄幼虫食量大,为害重。

刺蛾防冶方法

1.灭除虫茧 根据不同刺蛾结茧习性与部位,在土层中的茧可采用挖土除茧。也可结合保护天敌,将虫茧堆集于纱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寄生。

2.灯光诱集 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冶 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常用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 200—1 500倍液。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前2种药剂混用或单独使用亦有很好的效果。

4.生物防冶 选用Bt杀虫剂在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在除茧时注意保护寄生蜂类天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