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②从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的“中介”:一方面,自在自然通过人的活动,打上人的印记,注入人的“意志”,是自然人化或人化着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不仅以自然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进入自然之中,从而使社会历史,使人类本身也更具有自然性。于是,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美妙图景。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具有决定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把唯心主义赶出了它最后的避难所。②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性和完整性。在马克思之前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它们都不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所以,唯心主义充分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发展了人的主体性。而旧唯物主义肯定了自然界的优先性,肯定了物质第一性。但是,它不了解人是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的。所以,旧唯物主义仅仅是从客体的、客观的方面去理解世界。他们不懂得从主体方面,从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世界。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局限,对人类的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阐明了实践在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由于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这样,才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辩证法。③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历史理论基础,才有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从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同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的理论变成科学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主要表现。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物质实践活动固有的否定性、创造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性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与实践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统一联系中永葆创造的活力。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主要表现。

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主线,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是革命辩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

界中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为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思想原则,而且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哲学基础。

(1)人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其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它更具备根本性和决定性。

(2)哲学素养为人们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哲学素养能使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哲学素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关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


扩展资料:

创立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法、德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英法两国,经过数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这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非常尖锐,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开始由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运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争取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只有在哲学上实现根本变革,才能创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科学世界观,为无产阶级提供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理论武器。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进入19世纪后,自然科学由原来主要是“收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19世纪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进展。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基佐、米涅等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已引进阶级斗争的概念,并试图进一步探索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这些重要成果,都为对于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2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05
实践性是最基本的特征,革命性,科学性,阶级性也都是对的。一般高中书里采用的是科学性,没有采用阶级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