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景点?

这几天要去张掖亲戚家玩下,顺便想找些景点参观下,麻烦给说下,谢啦···

大佛寺 位于张掖市西南部,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原名迦叶如来片寺,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内有释迦牟尼的侧身像,即大卧佛,卧佛为木胎泥塑,金装彩绘,全身… 木塔寺 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张掖中学校园内,原名为万寿寺。初建于北周,后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现存木塔重建于 1926年,是张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塔主… 镇远楼 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 马蹄寺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 其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 山丹军马场 即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养马历史。山丹马是以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交培育而出的,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 山丹新河驿 山丹新河驿,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 肃南康隆寺猎场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红石窝乡境内,距肃南县城80公里,距张掖市91公里。场区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三大国际狩猎场之一。猎场主要由高山裸岩、高山灌丛和森林草原组成,海拔在2000——4500米之间。康隆区草原丰茂,天然林参天蔽日,… 道巷庙 亦称老君庵,位于东街道德巷底,建于清代。整个建筑有山门,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阁。虽不是金瓦红墙,但有造型奇特的与老君殿正对山门、建于高达一米多的土台上为一攒尖顶八势亭楼。殿前连有卷棚,殿内塑有捧卦盘骑青牛的老君像。这是道教独有的…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 诸葛楼 座落于张掖青年西街。始建于何时无考。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 东山寺和西武当 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上书写“灵宫…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位于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 许三湾城及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 许三湾城址平面为方形,城东西长66米、南北84米,南面开门,有瓮城。城内有建筑基址。城周围有墓群三处,有带砾石封土的墓葬3000… 牍侯堡 位于张掖城东南15公里处的碱滩乡新沟村,建于汉代。途经新沟,举目东望,巍然而独存者即为牍侯堡。相传匈奴铸金人祀天于此。牍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墙残高6米,底宽6.8米,顶宽5.5米,以北垣最为完整。四角有园形角墩,直径底8,… 民勤会馆 在张掖二中院内,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筑。是民勤县商人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为聚会议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大殿,陪殿,厢房,钟鼓楼,牌坊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构成了…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 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 山西会馆 位于张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已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 张掖市森林公园 张掖森林公园地处河西走廊绿州平原中部,处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面有远景龙首山当户,在北部田园村舍环围,南面远景祁连茫茫,中景沙丘连绵,而南面九龙江沙枣林郁郁葱葱,园内沙滩、阳光、森林、湖水等紧靠市区,自成天地、环境优雅、意境深遂、是理… 四善桥 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取义于财、官、丁、寿四善,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亦称城壕)上的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东经100度45分-100度51分,北纬39度0分-39度04分,距张掖市城东30km处,呈西北西走向。东大山是中生代以来发育成的断块山,属阿拉善台块的一部分,在大地貌上具有断块山的一般特征。保护区各类森林是河西走廊北山… 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高台县境内,东经99度23分-100度06分,北纬39度15分-39度49分,面积48.53平方公里。黑河流域中游,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并建有多座水库,成为鸟类理想的繁殖越夏、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候鸟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区内多人工林及沙… 屋兰古城 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有屋兰县。《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区内… 西来寺 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来寺巷。据《甘州府志》载:此寺建于明朝,它前身为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西土人)所创。国师念甘郡自育无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108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将自己的住房慈云精舍改为寺。建… 圣容寺 位于县城西南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成化初年内县城东北移建今址。寺内占建筑群结构精巧,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雍荣华贵,其斜面与平面上绘满了佛像和云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81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庙 座落在张掖青年东街。解放前设甘泉镇公所,县民众教育馆,现改建为张掖市食品公司。庙内,东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宫,明天顺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输殿(即鲁班庙),在武烈宫西,祖师庙在武烈宫东。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清康熙… 八硅墓营 八硅墓营在民乐县东南15公里处。东为山丹霍城古址,西为背背山,簸箕凹山,乱疙瘩山等5个丘陵,布满古墓。沿山脚为土穴墓,少数为子母砖室墓和埋葬儿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单室。出土彩绘木器有车,塔,案,陶器有罐,耳杯,鼎,铜器有弩机… 甘泉公园 位于张掖市县府北街北端,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99亩。南北中轴线上各开一园门。南门为正门,前接县府北街,北门前临环城北路,两门内由宽甬道连通。甬道上,南连荫墙,北建拱桥,东西二湖在桥下相通。进南门后,左侧(西)有草坪、花苑、喷泉及方塘,塘北… 红崖山水库 位于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水满时节,碧万顷,库底游鱼浅翔,水面众鸟栖戏,大漠环绿水,青山映碧波,瀚海明珠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又兴建了海滨娱乐城、歌舞厅,开办游艇、沙滩浴等服务项目。水库周围绿林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9
大佛寺、秦汉长城、马蹄寺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