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教师品质的词语

如题所述

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该成语比喻不辞劳苦、奋斗终生、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典故

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后,诸葛亮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刘备病逝,儿子刘禅继位。

诸葛亮为了帮助刘禅统一天下,他一面与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清除后患;一面充实军务,准备伐魏。在出兵前,诸葛亮写了《出师表》给后主,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最后还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7
勤勤恳恳、教导有方、克己奉公、诲人不倦、呕心沥血
一、勤勤恳恳
解释: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埋怨。
引证:老舍《骆驼祥子》:“一天到晚他勤勤恳恳的去干,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那回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二、教导有方
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自: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译文:“凡此种种,虽然这是他叔祖父教导有方,原因是他福到心灵,官星透露,才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三、克己奉公
释义: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译文:“他为人清廉俭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就全部分给士兵,家里没有私有财产。”
四、诲人不倦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意思: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自: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五、呕心沥血
拼音:【ǒu xīn lì xuè 】
意思: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译文:“这孩子要呕吐出心就已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9
赞美老师品质的成语:
1、【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2、【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3、【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4、【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5、【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6、【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7、【竭尽心力】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8、【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系毫不马虎。
9、【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10、【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11、【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12、【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13、【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1-17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教导有方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辛勤劳碌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第4个回答  2017-01-24
有教无类 平易近人 古道热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作育英才 高山昂止 教导有方 桃李不言 虚怀若谷 阳春白雪 满腹经纶 德高望重 语重心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