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雅士出门时都喜欢佩戴剑,他们是不是都会用剑?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像中,我们看到许多文人喜欢佩戴的是宝剑,而不是宝刀。例如,孔子、孟子、李白等。

其实这里的古代是指宋朝以前。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社会主流风气开始贬低尚武之风,武人的地位下降,文人开始不再佩剑了。而到了元朝,朝廷严格限制民间私藏武器、习武、狩猎,文人佩剑已没有可能性。

其实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兵器文化。

一般说来,作为杀人武器的兵器主凶,刀也不例外,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刀山火海,两面三刀,磨刀霍霍,笑里藏刀,千刀万剐,借刀杀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等等,所以古代文人一般是不会佩带主凶的刀的。

但剑却是一个例外,从形式和外表上看,剑只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种,与其它兵器相比没有任何特殊性,但从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来看,则完全不同。剑文化内涵丰富,特指寓意深刻,是其它兵器所无法比拟的。

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器械,素有“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短兵之祖”等美名。冷兵器时代的剑器,是一种防身和作战的短兵器。《礼记》记载,剑产生于商代,最初仅长十余厘米。

春秋晚期至战国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这时期的铜剑长度增加,一般都在40~60 厘米。《史记》记载,秦代剑长90多厘米,而秦始皇的佩剑长达7 尺(约1.46米),以至于秦王嬴政在拔剑对付荆轲的刺杀时,竟因剑身太长而拔不出来。

在汉代以前,剑一直是作战部队的“制式”武器。到西汉末年,钢铁兵器已完全取代了青铜。战争中,由于骑兵冲锋的速度较快,马上的短兵器要注重易发力、利砍切的特性,所以,长剑逐渐被环首大刀取代,最终完全退出战场。

剑退出了战阵的主舞台,然而剑的生命并末终结,它不仅没有从历史上消失,反而制作日见精良,技法日趋精妙,成为两两捉对厮杀的利器,继续保持个体作战的武器功能,同时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和更深刻的文化意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5
古代的文人雅士出门时都喜欢佩戴剑,但是他们不一定会用,有的只是装饰。
第2个回答  2019-10-06
古代的文人雅士出门时都喜欢佩戴剑,但他们并是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剑,还有用其他东西的
第3个回答  2019-10-06
古代的文人雅士出门时都喜欢佩戴剑,他们是都会用🗡的人。
第4个回答  2019-10-08
古代皇上是权利的象征,他有后宫佳丽三千,他们死后这些妃子会送往尼姑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