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ot试验是什么原理

如题所述

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产生IFN-γ。

IGRA利用结核分枝杆菌而非牛分枝杆菌BCG株系表达的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产生IFN-γ。检测结果在血样采集后12至18小时得出,报告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

因为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并且不受卡介苗和大多数非致病分枝杆菌的影响,IGRA在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所证实,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普遍接种卡介苗的结核高负担国家,更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tspot试验的要求规定:

1、荚膜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3(CR3)结合,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

2、荚膜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故结核标本用4% NaOH消化时,一般细菌很快杀死,但结核分枝杆菌可耐受数十分钟。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后荚膜还可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3、硫酸脑苷脂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技术(IGR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原理:利用结核特异抗原ESAT-6及CFP-10,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受试者体内是否存在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从而判断目前该受试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现症感染)。

tspot试验即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

是一种运用IGRA技术,检测被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 10)分别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以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扩展资料:

T-SPOT.TB结果判读:

T-SPOT.TB实验设有阴性对照孔、以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原的阳性对照孔以及以ESAT-6和CFP 10作为刺激原的两个实验孔A和B。

实验结果用每25万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s)的数目来判断阴阳性结果:

当阴性对照孔斑点数0~5时,任意一实验孔的斑点数减去阴性对照孔斑点数大于等于6,结果判为阳性;当阴性对照孔斑点数6~10个时,任意一实验孔的斑点数大于等于阴性对照孔斑点数的两倍,结果判为阳性。

如果上述标准不符合且阳性对照孔正常时,结果则判为阴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技术(IGRA)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09
T-SPOT.TB 检测利用结核特异抗原ESAT-6及CFP-10,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受试者体内是否存在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从而判断目前该受试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现症感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