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遇到委托人怎么办?

如题所述

只要在签合同时,签字人的姓名与房产证的姓名不一致,均认定为受委托人。

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签订的关于转让出租房屋的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协议。其内容是出租人将房屋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约定的租金,并于约定期限届满或终止租约时将房屋完好地归还给出租人。

房屋租赁合同按用途分为两大类,居住用和商用。签订居住用房屋租赁合同,以是否更适合居住为原则。签订商用用房屋租赁合同,则以是否更适合办公为原则。

扩展资料

1、查看出租人的房产证明和有效身份证明;

2、审核出租人的《房屋租赁证》;

3、签订租房合同时,应问清房租包含的内容,水、电、暖、煤气(天然气)和物业管理费由谁承担;

4、要求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前结清水、电、暖、煤气(天然气)和其它费用;

5、付款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4

租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房东为受委托人的情况,为租房过程平添风险。遇到受委托人后,应首先确认其身份,确认其是否为中介公司,再确认其被委托权限,即是否真的有该房屋的出租权。

一、受委托人如何认定?

只要在签合同时,签字人的姓名与房产证的姓名不一致,均认定为受委托人。

二、受委托人签约有哪些风险?

租房签约时遇到受委托人,常常会面临被骗取钱财的风险。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受委托身份是真,但其实受委托人是黑中介,以各种形式促使租客违约,以赚取违约金、扣留押金。第二种受委托人本身就是“冒牌”,往往通过伪造证件等形式骗租客签约交钱。

1.受委托身份是真,但受委托人为中介公司

案例回放:2013年8月,彭女士委托中介公司了租一套房,签约时房东本人未到场,委托其受委托人出示了房屋产权证及身份证件,双方关于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后签署租赁合同,约定签约当日支付房租、押金及委托费,并于次日交付房屋起租。

纠纷产生:签署租赁合同后,彭女士交付房租及押金给房东委托人后顺利入住,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临近房屋租期到期,联系受委托人协商交割房屋及退还押金的问题时遇到重重困难,彭女士发现受委托人实际上是小中介公司,他们开始以各种“房屋问题”为由,扣取彭女士押金,甚至以“耍流氓”手段威胁彭女士。

案例分析:本案虽然受委托身份是真,但该受委托人是并不正规的中介公司。一般如果受委托人是中介公司,一定要去查该中介的资质和口碑。彭女士在网上查询后,发现这是一家专门不退押金的中介,几经协商无果,无奈将其告上法庭。

温馨提示:正常的受委托人均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是委托公司。如果是公司委托,那么在委托书上应明确体现受委托公司公章。

2.租房遇到假冒受委托人

假冒受委托人,往往会用不齐全或者伪造的证件来忽悠租客,骗取钱财。

案例回放:2013年11月,曲先生以月租金2800元,半年付的方式租了一套房,签约时房东委托的人出示了房屋产权证复印件及房东身份证复印件,双方关于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后签署租赁合同,约定签约当日支付一个月的押金及半年的房租,次日客户入住并进行简单装修。

纠纷产生:曲先生入住后不久称是房东父母的两位老人敲门,称房屋并没有委托任何人出租,儿子(房东)本人在国外,房屋一直是父母打理。曲先生联系门店并报警,之后得知自称受委托人的是小中介公司经纪人,与房东有委托合同,但该合同已经到期。该小中介公司利用复印件蒙骗了曲先生,使得曲先生面临交房后的损失押金、房租及装修费用。

案例分析:受委托人出示房东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复印件,并不一定能证明其委托权,所以一定要再三确认。曲先生在签合同前轻信了所谓受委托人权限,签署了租赁合同,而被骗取钱财。

三、遇到受委托人怎么办?

租房签约时,如果是受委托人签合同,那么一定要做到:

1.具有房东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房产证原件、复印件,以及房东本人签署的《委托代理证明》,一个都不能少。

2.问清楚房东的电话,在签合同前电话联系房东确认该受委托人的委托权,并做电话录音,以防除了问题受委托人和房东互相推卸责任。

3.如果该委托是有中介公司进行的,那么一定要查看其委托合同,包括日期、委托范围内权限,确定该合同还在生效期内。

4.为了以防万一,将房租汇入房东即房屋产权人的账户,不交给委托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该受委托人不能提供产权人账户和信息,那么也能从侧面说明其委托身份可疑。

租房时,如果房东为受委托人,特别容易发生被骗的情形。所以,在签约前一定要通过以上方法,确认其身份后再签合同。

该内容仅在北京适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