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的画家鲁平

如题所述

鲁平,姓朱,名鲁平,号右公,又号鲁达。1954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现居南京。著名写意花鸟画家,金陵16家之一。现为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市委艺术协会会长,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汉彩书画院院长等职。
鲁平先生早年师从金陵四老韩少婴先生。后受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浸淫国画艺术三十余年,于大写意花鸟一道上下求索,苦心造诣,逐渐视野开拓,目力日高,终成自家鲜明的艺术风格,画格亦入大气大美之堂奥。最擅长画雄鸡、菊花、荷花,墨竹等题材。 90年代以后进入艺术创作丰收期,在江苏新派花鸟画中确立其艺术地位,作品多次入选各级美展并获奖,优秀作品获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出版有《中国画家--鲁平》1--4册。 鲁平先生画如其人,笔意豪放洒脱,老辣酣畅,活泼灵动,诗意幽邃。曾画百只麻雀一气呵成,竟无两只雷同。鲁平先生最擅画雄鸡图,其笔下雄鸡精神抖擞,霸气十足,灵动传神,颇具神采。无论丈六巨制还是斗方小品,无不大气磅礴,富含灵趣。人评曰:将军鸡;或曰:大羽后唯右公笔下雄鸡最为可观也。
鲁平先生的酒后雄鸡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中国绘画史上画鸡的初衷首先是驱除灾异。画鸡的风俗早于周代,据晋王嘉《拾遗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一种状如鸡的鸾雏岁岁来集,它能逐搏猛兽虎狼,使妖群鬼怪不能为害,故周代百姓刻木为鸡或画鸡、铸鸡,置于牖上。由周代画鸡驱邪,到汉代发展为每年正月初一固定的仪式,形成年画中的门画。三国魏人董勋《问礼俗》云:“正月初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七日为人”,一年之初始于鸡,表达了古代先民对一年幸福生活的祈望,鸡鸣唤来了太阳的光明,把它与人的生产活动贴得更近。唐代,画鸡已不仅仅是一种个别的绘画题材,它和其他翎毛、花卉、草虫等题材形成了独立的画科——花鸟画,使这一画科专业化、行业化,这是古代花鸟画史的新开端。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云,鸡有五德。画家将鸡所具有的动物本能赋予了人类的五种社会属性:即文(花纹)、武(英姿)、勇(勇猛)、仁(护雏)、信(报晓)。
以鸡为题材入画,艺术上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由宋代的工笔到元代的墨笔兼工带写,明代再折返为工,直到近现代才使写意画鸡成熟起来。画家们从这些寻常所见的弱小生命里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道德品性、生活理念以及艺术情趣、生活乐趣等,其中的思想内涵因时代、个人而异。总之画鸡的题材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是激情和奋进、安详与平和,从中可窥探到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鲁平先生的写意雄鸡,在前人传承的基础上有自己之风貌,先生笔下雄鸡,神态各异,造型夸张而章法严谨,注重写意强调表现,意造法度之中,得妙画意之外,具有豪放酣畅而富有神韵的艺术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