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境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1】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不仅中国,各国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共同存在着许多问题:

(1)无法准确衡量公共产品的需求,无法量化提供准确的公共产品数量。造成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或造成浪费,或造成短缺。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都是低效率的,从了解调研需求到决议提供,到采购,加工生产,到提供最终的公共产品,花费时间过长,效率低下,付出的成本过高。

【2】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机构,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随意性极大。造成该提供不提供,不该提供瞎提供。造成浪费和供给不足。

(2)公共支出的随意性。完全不是调研和调查得到的需求,而是管理者随心情提供。

(3)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造成公共产品的提供明显不均,城市获得的公共产品,高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4)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内容上,存在的巨大个人影响。导致管理层偏向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投入就多,不偏向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一分得不到供给。

(5)决策的非量化,提供多少,怎么提高供给效率高,没有量化的规定,导致非理性的供给。
总而言之,一个是监督问题,一个是管理供给的能力。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在企业中,利润的高低可以同时用来衡量组织的效益和效率,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通常缺少这样的一个整体指标,这就严重地妨碍了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

(1)难于决策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指标体系,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的业绩状况,但其终极目标还是创造利润。当企业面临多种替代方案时,决策人员必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种方案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公共事业组织一般不具备这种整体体系,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共识。

(2)难于量化分析一般而言,最简单的量化分析方法就是将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直接进行对比,这一点对企业非常适用。但是,公共事业组织的投入产出一般难以直接准确地加以测量,因为它们很难确定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学校可以聘请一位知名的教授,医院可以聘请一位名大夫,但是他们究竟能为组织做出多少贡献是难以衡量的。

(3)难于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比较当都是以利润作为目标时,企业不管在行业、规模、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差别有多大,彼此之间都可以围绕利润进行比较。但公共事业组织之间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只有当两个单位具有相同的职能时才可以比较。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1、当前,中国城市化正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施城市化战略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现代化的关键措施。

2、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的大力建设,快速城市化地区正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空间无序等问题,交通容量不足、结构不善、衔接不畅、体制不顺等亟待解决。

3、由于快速城市化地区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所以必须从战略层面来研究交通发展问题。 

4、论文剖析城市化发展规律,分析快速城市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快速城市化趋势对城市和区域交通的需求,提出引入TOWS法,从交通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适应性分析入手制定交通发展战略的方法,并提出了从外部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和交通系统内部两个层面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战略的思路。

5、 在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论文基于交通与区域经济的交互作用机制,探讨了交通产业与经济的三种适应关系,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应采用交通适度超前于经济的战略;通过分析交通可达性与城镇空间之间互动演化的历程,提出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应实施交通对城镇空间的引导控制战略。

6、此外,论文还就区域联系的产业化趋势,分析了交通经济带的形成机理,研究了不同类型交通经济带的交通设施需求。 在交通系统内部层面,提出了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网络建管战略。

7、分析了不同城镇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差异,提出了基于功能分类的公路网层次划分设想。应对快速城市化要求,提出客货分流、多式集成的策略,整合物流设施,发展多式联运,构筑快速客运交通体系。 

扩展资料:

囚徒困境形式:

1、整理囚徒困境的基本博弈结构,可更清楚地分析囚徒困境。 实验经济学常用这种博弈的一般形式分析各种论题。以下是实现一般形式的其中一例:

2、有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庄家。参与者每人有一式两张卡片,各印有“合作”和“背叛”。参与者各把一张卡片文字面朝下,放在庄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参与者知道对方选择的可能性。然后,庄家翻开两个参与者卡片,根据以下规则支付利益:

(1)一人背叛、一人合作:背叛者得5分(背叛诱惑),合作者0分(受骗支付)。

(2) 二人都合作:各得3分(合作报酬)。

(3)二人都背叛:各得1分(背叛惩罚)。

3、简单博弈获得的点数可以得出一些一般化的结论。

4、若以T(Temptation)=背叛诱惑,R(Reward)=合作报酬,P(Punishment)=背叛惩罚,S(Suckers)=受骗支付,以个人选择得分而言,可得出以下不等式。

T>R>P>S

(解:从5>3>1>0获得以上不等式)

5、若以整体获分而言,将得出以下不等式。

2R>T+S或2R>2P

(解:2×3>5+0或2×3>2x1;合作2人共得6分,比起互相背叛的共得2分及单独背叛的共得5分,显然合作获分比背叛高。合作在团体而言是支配性策略。)

6、而重复博弈或重复的囚徒困境将会使参与者从注重T>R>P>S转变成注重2R>T+S。就是说将使参与者脱离困境。以上理论是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侯世达)创建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囚徒困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9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城市公共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公路、桥梁、航标灯等,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服务,如法律、政策、消防等;不仅包括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下水道等公用设施,还包括其他主体也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城市清洁环境的维护等。

城市某些公共产品的供给面临着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例如一项需要住民出资的公共事业,倘若住民愿意共同出资,所有人的福利都会增加。

然而,每个人都会以囚徒博弈的方式思考:若某个住民不出资而由他人出资,则该住民可以免费享受他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反过来,若该住民出资而他人不出资,该住民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该住民理性的最优选择是不出资,当所有人都形成同质性思考方式时,囚徒困境便出现了。这种搭便车式的囚徒博弈纳什均衡使得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短缺、公共福利无法提高。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以传统科层体制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体系,管理的纵向层级设置过多,横向部门权责不明,其中横向部门之间的管理往往会出现囚徒博弈的困境。

由于权力分野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与交流手段,合作意识不强,部门竞争激烈,管理实务在有利可图时集体争夺、一拥而上,在责任承担时集体缺位、相互推诿。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效率和价值消失殆尽。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城市间、区域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上。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各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时,往往只考虑可以使自己城市获得利益的方案,而忽视了对周围其他城市的影响。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发展相似的产业,甚至某些相邻城市之间产业定位完全一致。为吸引某些产业或厂商,各城市进行招商引资时,在税收政策、土地租金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最后的结果是单个厂商受益,而各个城市自身利益受损。

城市之间沟通交流少,难以搭建信任平台,合作意识不强,囚徒博弈的恶性竞争下自身利益受损的同时,也导致区域发展潜力有限、秩序混乱等问题。

扩展资料: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囚徒困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境: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市公共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公路、桥梁、航标灯等,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服务,如法律、政策、消防等;不仅包括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下水道等公用设施,还包括其他主体也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城市清洁环境的维护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里每一个住民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以传统科层体制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体系,管理的纵向层级设置过多,横向部门权责不明,其中横向部门之间的管理往往会出现囚徒博弈的困境。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城市间、区域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上。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各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时,往往只考虑可以使自己城市获得利益的方案,而忽视了对周围其他城市的影响。

扩展资料: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囚徒困境的例子屡见不鲜。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7-12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组织效率缺失,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