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如题所述

先秦有骚体,和《诗经》四字短体诗两种,代表作诗《离骚》和《诗经》 汉朝以文章著名 魏晋南北的重彩就是赋了,主要是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作品还有田园派诗人的陶渊明
先秦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和部分原始社会歌谣。民歌及上古歌谣集中收录于《古诗源》中。先秦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其中《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先秦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完备的韵律,精巧的构思,为中国诗歌开了一个水平极高的头。先秦诗歌大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极富诗意。这与西方和少数民族冗长不堪的史诗大相庭径,具有鲜明特色。也正因如此,中国诗精巧而蕴意无穷,诗歌的内涵只有在中国形式诗歌里才得到了充分的展露。

两汉四百年间的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毋庸置疑, 风靡一代的汉赋、切时经世的政论散文和千秋楷模的历史散文在汉代文学中成就最高;但继往开来的乐府民歌和始开风气的文人五七言诗,是此时文坛的又一株奇葩。西汉民歌,除了汉乐府外,还有未被采集或不被采集入乐的徒歌和谣谚。东汉文人直接模拟学习民歌,使文人五言诗很快发展起来。班固的《咏史》一诗被认为是最早阶段的五言诗。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则说明文人五言诗已走向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抒情诗发展的新里程。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西洲曲》南北朝 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