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猪

如题所述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给猪喂料的方法很多,有生喂、熟喂之分,也有干喂、湿喂之分。那么,到底采用那种喂法好呢?下面介绍3种常用喂猪方法。
熟料稀喂法
所谓熟料稀喂,就是将饲料煮熟后,用水调成粥状喂猪。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饲料经过煮熟后可使粗纤维软化,缩小饲料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增加猪的采食量,还有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作用。但是,这种饲喂方法并不科学。因为绝大多数饲料煮熟后,营养价值反而降低。如玉米、大麦、麸皮、米糠等饲料,经过煮熟后营养价值一般要降低10%左右,尤其是许多维生素会遭到破坏。饲料蒸煮还需要消耗燃料,需要有煮料房间、锅、炉等设备,会增加养猪成本。另外,由于饲料煮熟后,往往容易变质,需要随煮随喂,费工大,工效低。
生料湿喂法
当前,许多养猪专业户都采用生料湿喂法。这种方法比熟料稀喂法简单,而且比较科学。在饲喂前,只要把粉碎的精粗饲料和其他饲料按规定比例及总需要量搭配好,加上切碎或打成浆的青饲料和水(一般料与水的比例为1∶0.8~1),搅拌均匀,就可以喂猪。生料湿喂省柴、省工、省设备,可降低养猪成本。但生料湿喂法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湿饲料不宜存放,仍需按顿调制和饲喂,在寒冷的冬季还容易结冰。
生料干喂法
有的养猪户(场)在生料湿喂的基础上,又采用了生料干喂的方法。生料干喂即把粉碎的精、粗饲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自动食槽内,让猪自由采食,每天加料一次,另设水槽让猪自由饮水。采用这种方法喂猪,养猪户只需每天加料一次,平时加喂一些青饲料及打扫圈舍就可以了。这样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这种生干料自动食槽喂猪法,更能接近猪的营养需要,猪可以自由采食,不受人为的影响,因而可以提高日增重,促进生长发育。
生产实践证明,熟料稀喂不如生料湿喂,生料湿喂不如干料干喂。养猪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最符合科学道理的饲喂方法,以获得最佳的养猪效益。
目前,养猪大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吊架子”饲养方式,前期大量用青、粗饲料,精料投入量少,当猪长到50—60千克后,再增加高能量精料突击催肥。这种饲喂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但由于猪的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不足,因而饲喂期1年以上,因维持饲养消耗的饲料太多,反而会造成精饲料的增多而浪费。另一种是“一条龙”饲养方式。该方式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养,这样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效益不高。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一、熟料稀喂法
这个方法就是先要把饲料煮熟,再用水对成粥状喂猪的方法。
优点:一是饲料经过煮熟后粗纤维软化,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粗饲料的消化率;二是使饲料体积缩小,增加了猪的采食量;三是有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作用。
缺点:
1、大多数的饲料经过煮熟后,营养价值降低,如玉米、大麦、麸皮等饲料营养价值要降低10%左右,尤其是许多维生素会遭到破坏;
2、青饲料经煮熟后,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3、蒸煮饲料还需消耗烧草或燃料,减少粗饲料来源,不利于猪业发展;
4、煮熟饲料需要房间、锅、炉等设备,增加了养猪成本;
5、煮熟的饲料易变质,需随煮随喂,费工大,效益低。此法目前在广大农村还很普遍,但对农村发展起来的养猪专业户已经完全不适宜了。
二、生料湿喂法
在投喂饲料前,把粉碎的精料、粗料和其他饲料,按规定比例及总需要量搭配好,加上切碎或打成浆的青饲料和水(一般料水比为1∶0.8~1,以手握混合料滴水为宜),生拌均匀,就可喂猪。
优点:一是此法比熟料稀喂法简单,且较科学;二是省柴、省工、省设备,可降低养猪成本;三是猪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毛色光泽,抗病力强。
缺点:一是饲料湿不宜存放,仍需按顿调制和饲喂;二是湿料在严冬易结冰,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大户(场)仍难很好采用;三是不能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
三、干料干喂法
方法是把粉碎的精粗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自动食槽内,让猪自由采食,可每天加料一次,另设水槽,自由饮水。此法喂猪,养猪户除每天加料一次,平时加喂些青饲料以及及时打扫圈舍卫生就行了。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干料更接近猪的营养需要。另外,猪自由采食,不受人为影响,可进一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猪的日增重量。
这三种养猪方法有优有劣,但是总的来说,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猪生长发育变快。
第2个回答  2019-02-15
目前,养猪大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吊架子”饲养方式,前期大量用青、粗饲料,精料投入量少,当猪长到50—60千克后,再增加高能量精料突击催肥。这种饲喂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但由于猪的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不足,因而饲喂期1年以上,因维持饲养消耗的饲料太多,反而会造成精饲料的增多而浪费。另一种是“一条龙”饲养方式。该方式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养,这样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效益不高。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下面介绍3种常用喂猪方法。
熟料稀喂法
所谓熟料稀喂,就是将饲料煮熟后,用水调成粥状喂猪。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饲料经过煮熟后可使粗纤维软化,缩小饲料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增加猪的采食量,还有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作用。但是,这种饲喂方法并不科学。因为绝大多数饲料煮熟后,营养价值反而降低。如玉米、大麦、麸皮、米糠等饲料,经过煮熟后营养价值一般要降低10%左右,尤其是许多维生素会遭到破坏。饲料蒸煮还需要消耗燃料,需要有煮料房间、锅、炉等设备,会增加养猪成本。另外,由于饲料煮熟后,往往容易变质,需要随煮随喂,费工大,工效低。
生料湿喂法
当前,许多养猪专业户都采用生料湿喂法。这种方法比熟料稀喂法简单,而且比较科学。在饲喂前,只要把粉碎的精粗饲料和其他饲料按规定比例及总需要量搭配好,加上切碎或打成浆的青饲料和水(一般料与水的比例为1∶0.8~1),搅拌均匀,就可以喂猪。生料湿喂省柴、省工、省设备,可降低养猪成本。但生料湿喂法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湿饲料不宜存放,仍需按顿调制和饲喂,在寒冷的冬季还容易结冰。
生料干喂法
有的养猪户(场)在生料湿喂的基础上,又采用了生料干喂的方法。生料干喂即把粉碎的精、粗饲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自动食槽内,让猪自由采食,每天加料一次,另设水槽让猪自由饮水。采用这种方法喂猪,养猪户只需每天加料一次,平时加喂一些青饲料及打扫圈舍就可以了。这样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这种生干料自动食槽喂猪法,更能接近猪的营养需要,猪可以自由采食,不受人为的影响,因而可以提高日增重,促进生长发育。
~~~
第3个回答  2020-12-12
猪舍环境包括温度,卫生,湿度,消毒工作,这四点一定要做好,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各提高产能,疾病也会少很多,我们各阶段的猪群适宜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20~22C;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19~22℃;夏季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温度降到猪适宜温度,不能超出太多,人站在里面都受不了那猪也不会长的又多好的,冬季保温的最大限度通风,以免猪泪斑,氨气中毒等,但也要注意猪群密度;卫生这块,做好有粪便及时清扫,现在疫情,消毒工作有多重要应该不需要多说了,最少七天消毒一次,消毒液交替使用。
第4个回答  2020-12-13
猪的饲养过程最主要的就是三个阶段,哺乳阶段:仔猪出生后要吃好初乳并进行保温,要进行红黄白痢的疾病预防。保育阶段:对断奶的仔猪进行合理的分群管理,饮食由液体母乳转变为饲料。生长育肥阶段:这个阶段饲料单一会造成小猪营养不良,影响生长速度,所以要进行科学喂养,还要进行驱虫,并按时注射疫苗。出栏时如果市场价格高的时候,猪的体重越重越好,反之市场价格低的时候,猪的体重轻时为好,能降低成本减少饲料的消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