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的特点有:

A.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调整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
D.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多选题,思修。
回答的时候顺便注明一下出处或者是把原文复制粘贴一下谢谢^_^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的特点如下:
1、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以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没有某方面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功能的过程,是人们有意识地社会行为建立、变更或者消灭。法律关系与社会关系有着辩证的关联。法律规范不是凭空生产的,法律规范对法律关系逻辑模型及其现实化条件的设定,来源于法律规范创设主体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追求。法律关系社会主体的行为,又成为现实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法律关系是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到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ABD.法的阶级性是正宗马教观点,BD都是一般法理学观点,B是法的国家强制性,D是法的内容特征。

C错在法律不可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有些领域的社会关系是由道德、伦理、宗教等规范调整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6
d,c个人感觉选的。。至于A和B,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认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