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

如题所述

1、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灵活适度。

2、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

3、持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4、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5、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

6、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7、持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务医药制造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9、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对未来变化需持续观察。

10、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国内经济面临挑战增多。

扩展资料

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第二,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货币政策(经济金融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2020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仍然实行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

我们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宏观杠杆率和汇率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效能,发挥好结构性工具引导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尤其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支持力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展资料:

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是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供给与信贷,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抑制过高的通胀率。

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的时候,货币政策则要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保障流动性供给,刺激投资和消费。

在经济下行阶段,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机构或企业等面临短期资金供给不足时,中央银行要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便利,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改善融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信心,为经济增长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的应用,旨在调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潘功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4
2020年我国货币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1-4月“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阶段。在此期间经济活动暂时停摆,为防范流动性危机,央行基于对困难和不确定性的充分估计,采取了价降量宽、放松监管的政策组合,总体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具体措施包括降准及定向降准、调降MLF利率、提供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及利率优惠、下调SLF利率等。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流动性得到支持,资金利率与债券收益率均大幅下行。M2增速在4月升至11.1%,创下逾三年新高,社融存量增速也回升至12.0%,较2019年底上升1.3个百分点,市场隔夜资金利率从2.7%左右的高点降至1%以下。
与此同时,偏宽松的政策也带来了风险隐患。银行间回购成交量一路爬升至历史高位,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快速上浮,短期资金成本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出现较大套利空间,“借短贷长”的风险开始积累。此外,一季度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行9.8个百分点,升幅仅次于2009年一季度,债务的高速堆叠带来了对其可持续性的担忧。
其二,5-7月“精准导向”的总量边际收紧阶段。二季度我国经济见底反弹,生产逐步恢复,而季度初期资金套利空间持续走扩,引导金融脱虚向实的必要性上升。期间央行政策选择了价稳量宽、监管收紧的政策组合,目标转换为“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因疫情影响,2020年政府债券自5月大幅放量,但央行并未在流动性上给予相应规模的配合。5-7月,国债+地方债发行额达4.1万亿元,而OMO与MLF净回笼3575亿元,期间MLF利率保持不变,银行间流动性总量进入收敛阶段。针对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分化(例如3-4月DR007相对7天OMO利率向下偏离),央行提出“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意在通过流动性收敛,巩固政策利率的指向性作用。同时,政策对于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减,6月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加强对普惠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在对待风险上,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并提及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强调“稳妥推进金融风险处置”。
在货币政策的引导下,5、6月M2同比增速保持在11.1%的高位,DR007逐渐向7天OMO利率靠拢,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向1年期MLF利率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边际收敛实现“紧平衡”。二季度,在LPR的引导下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银行贷款余额快速增长,而资本充足率下降0.32个百分点。
其三,8月至今的政策稳健中性阶段。在二季度GDP同比转为正增长后,旨在“稳增长”的货币政策刺激的必要性下降,央行主要采取稳量价、严监管的政策组合。8月以来,公开市场操作、MLF成为主要流动性调节工具,8-10月的OMO及MLF净投放总量约1.1万亿元。11月,信用债违约高发对债市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回购市场波动性放大,央行也适时通过OMO释放短期流动性予以对冲。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力度,5-10月银行结构性存款共减少4.2万亿元,其中8-10月减少2.2万亿元。
4-10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是2009年后同期最高水平,表明期间宽信用的政策效果得到体现,经济正常化动能不断蓄力。至2020年10月,因财政资金投放进度较慢、银行结构性存款减少,M2同比增速已经由二季度高点11.1%降至10.5%,与社融不断攀高的增速出现分化。OMO、MLF利率保持不变,DR007波动中枢上浮至高于7天OMO利率。

重要声明:以上信息来源于新华财经的《新华财经年报》,《新华财经年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报告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采集撰写或编发,仅反映作者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任何情况下,《新华财经年报》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应答时间:2021-02-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3个回答  2020-12-09
每年年初的政府报告里,面对货币政策都是有论述的
2020年的政府报告很简单,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到了两点
一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11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2020年5月1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下称“报告”)[1]。央行报告阐明10大核心要点,表示关注4大风险[2]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中国央行强调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提出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等一系列措施,将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发布
202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1]
报告分析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 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 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1.5%,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 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 5.48%,比 LPR 改革前的 2019 年 7 月份下降了 0.62 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 94.06,较上年末升值 2.92%。[1]

报告要点

报告10大核心要点如下:
1、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灵活适度
2、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
3、持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4、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5、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
6、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7、持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务医药制造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9、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对未来变化需持续观察
10、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国内经济面临挑战增多[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